生命力頑強的海蝸牛
海蝸牛又名:紫螺,屬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比較特別的翼舌族動物。
這種貝類動物的殼又薄又輕,一般為白色和淡藍色,陀螺形,表麵光滑沒有厴。觸角分叉,眼幾近退化。這種動物的足部能夠分泌出粘液而形成浮囊,它就是借助浮囊過著與眾不同的即消遙自在又充滿風險的浮遊生活。
海蝸牛所產的卵也是依附在浮囊下麵,隨著母體飄浮,在旅途中孵化。海蝸牛在潮流的作用下過著飄浮各地的流浪生活,在遠洋途中它通過擬態和保護色來達到防禦敵害的目的,那藍色的貝殼和大海混為一體,使敵人很難發現。
紫色海蝸牛是一種神奇的腹足動物,在遠洋途中它通過擬態和保護色來達到防禦敵害的目的,紫色海蝸牛不僅僅是雌雄同體,而且它們生下時是雄性,在成長過程中會變成雌性。更為神奇的是,當這種海蝸牛處於雄性階段時,它們甚至沒有陰莖。雄性海蝸牛將它們的精子包成一束,或許會恰巧跳進雌性海蝸牛體內。之所以說這一過程是“碰巧”,是因為海蝸牛眼睛已經退化,它們看不清外部世界。
海蝸牛,被一致公認為當今世界上生命力最為頑強的動物。
意大利的動物學家拉紮羅早在18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這種外貌奇特的小動物,正是他給海蝸牛起了“蝸牛”的名字。如果周遭的濕度太低,達不到海蝸牛的生存要求,海蝸牛就會處於一種假死狀態,這種狀態甚至可以維持100年,一旦有了水,海蝸牛就可以隨時隨地地蘇醒過來。
海蝸牛算是在實驗室條件下忍耐力最為頑強的一種動物,科學家曾將海蝸牛冷凍於-271℃的低溫下好幾個小時,再在短期內將溫度升高到150℃;或是讓海蝸牛處於高強度的輻射和高壓下,海蝸牛仍然安然無恙。日本科學家曾把“沉睡”的海蝸牛置於密閉容器裏,並使它們處於高壓環境下,他們將壓力慢慢升至超出海底最深處——馬利亞納海溝水壓的6倍時,大部分供試驗的海蝸牛竟然成功地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