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人類科學考察史的偉大壯舉(一)(2 / 3)

政府、軍隊和群眾給予大力支持

對這個時期的考察,西藏自治區非常重視,軍區支持幫助也很大。1960年考察隊進藏,我還沒有參加,聽說班禪大師曾親自接見、宴請全體考察隊員。我們的全部給養,包括帳篷、汽油、大米、油鹽、幹菜等一應俱全,全部由軍區供應,到他們庫房裏去買,取貨記賬,統一結算。當時西藏供應很困難,沒有對外的商店,隻有內部百貨商店是供應幹部的。我們每人有一張卡片,憑此購物。

西藏老百姓對我們也很好。農奴製是非常黑暗的,翻身農奴變成真正的主人,對共產黨十分擁護。我們去了,老百姓聽說是黨中央、毛主席派來的,十分熱情。我們當時需要民工、馬匹,許多同誌不會騎馬,他們就一個個托上去,再一個個扶下來。有時要走險路、蹚河,蹚河時水流很急,他們都是一個個用手牽著我們過去,唯恐我們有麻煩。有一次我們幾個人感冒發燒,乘車返回日喀則去,不幸途中又拋了錨。我們隻好到路邊一個村莊去。村民聽說我們是黨中央派來的,馬上給我們騰床鋪,並把配給自己的僅有的一點白糖、酥油拿來招待我們。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一階段隻是積累了一點資料

1961、1962年的工作收獲頗豐,都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收隊回來後,1962年趕上自然災害,中印邊界又打起仗來,西藏區政府建議我們暫停考察。所以我們的工作隻進行了兩年,隻好把兩年的工作總結一下,寫了一批材料,比如《西藏的土壤》等。1961—1962年的考察就這樣結束了。後來,國家處於困難時期,也談不上組織一個龐大的隊伍進行考察了。

總的來說,還是起到了一點搜集資料、填補空白的作用,但評價很高也談不上。

1962年國家又組織製定十年規劃,是國家科委組織的,在北京民族飯店集中了很多人。我們負責製定綜合考察的十年規劃。綜合考察規劃由綜考會副主任漆克昌負責,朱濟凡、馬溶之等科學家參加,我們作為青年中的骨幹也參加進來做規劃。之所以要製定這個規劃,是因為60年代初的考察未完成“十二年規劃”的目標,而西藏不僅在軍事上、政治上有重大意義,在經濟上也有重大意義,所以對西藏的考察一直是國家重視的課題。那時我們對西藏很不了解,需要了解它的資源、條件,研究怎樣開發、發展。“十年規劃”中有一個綜合考察部分,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西藏考察,但這個規劃實際上也沒有執行。

1964年,我參加了中科院西南考察隊,主持川滇黔接壤地區分隊。1964—1966年,開始對四川、雲南、貴州接壤的地區考察,涉及一點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地帶。這時,攀枝花鋼鐵基地要建立,這個地區又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水能集中的地區,農業發展也有潛力。

當時考察有兩支隊伍,一支隊伍研究工業交通,一支隊伍研究農業。我和程鴻同誌負責農業這支隊伍。

“文革”開始,考察停頓

1966年我們剛出隊,很快又被召回搞“文化大革命”。前麵的工作未做完,1964—1965年這兩年的資料都未整理,連印都未印出來,隻完成幾本油印本。

當時的情況人人自危,空氣很緊張,沒有人搞業務,整天是批鬥會,批“白專”道路,寫反省材料。我被認做“修正主義”的苗子,批鬥會上群眾一喊口號“把修正主義苗子孫鴻烈揪出來示眾”,我就拿個小墊子,從人群中站起來走過去,同“走資派”等“黑幫”在地上坐在一起。

1968年造反派胡折騰,要否定過去,認為綜考會是從蘇聯學來的模式,是修正主義貨色,完全沒有用。院革委會就下令將綜考會列入要解散的單位,把綜考會和心理所、植物園、老院部等單位的人全部弄到“五七幹校”去了。我們去的幹校是在湖北江漢平原地區,幾乎全是沼澤地,一下雨就淹了。它的前身是勞改農場,因為血吸蟲很厲害,勞改農場撤掉了,科學院卻接收了,變成“五七幹校”。不過大家還願意去,總比整天搞階級鬥爭要好受些。

在幹校中,綜考會人員算一個連隊,叫基建連。後期是白介夫做我們的支部書記。他原是大化所的書記,人確實很好,有眼光,能團結人,不搞極“左”那一套。綜考會的人對他印象都很好。我們排是運輸排,我被任命為副排長,要自己搭建新房子,修理舊房子。我們也鍛煉出來了,肩膀上挑幾百斤沒有問題,把二百斤的水泥袋扛到肩上,從車上倒到倉庫裏,一根粗木四個人扛,也都挺了過來。那時整天勞動,也沒有那麼多階級鬥爭了,一個星期政治學習一次,所以大家心情較舒暢。可笑的是,當時綜考會的工宣隊隊長是一個高中畢業後當了一年清河毛紡廠工人的姑娘,搞階級鬥爭時十分厲害,批我們都是一套一套的。聽說也要她去“五七幹校”時,她竟號啕大哭。

那裏氣候很熱,我們發現地下水位很高,每個班都可以挖個井,幾米就有水了。每個班有個小席棚,中午、晚上衝個澡。夥食也愈搞愈好,自己一個炊事班,發展到養豬、養雞,像個世外桃源。我感到那段時間真好,鍛煉了身體,還學會了養豬、蓋房子,心情也很好。

1970年綜考會的造反派也有點醒悟了,感到還要找任務。當時青海省海南自治州和玉樹自治州希望我們幫助調查宜農荒地資源和草場資源。綜考會組織了考察隊,需要一些業務骨幹,所以又動員我出隊。我到了海南隊。隊長是黃自立,他也挨過鬥,但出身比我好。另外一隊到玉樹去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