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主題:上海新十字街頭(1)(3 / 3)

話題有點沉重了,不過從熱熱鬧鬧的背後,我們是該看到些許沉重的東西來,你說是麼?

中國又不是沒有漂亮的演員,又不是沒有閃客大賽?WHO怕WHO?

(棠棠)

毫無個性的流水線

自打McH0tDog在“韓流來襲”裏把哈韓的、偶像的全都狠狠罵了一通之後,我就理所當然地投奔到哈狗幫門下。

在厭惡韓國影視劇的同時,我還納悶,為什麼McHotDog不說點更厲害的,抨擊一下韓國藝界的整容風氣?

整形

這些漂亮的韓國美女,絕大部分都是靠“整形”整出來的。據韓國媒體報道,近年來整容在韓國日益風行,許多影視明星和歌手坦承做過整容手術。整容風從演藝圈刮起,使百分之九十的韓國大牌藝人都狠下心在自己身上動刀,尤其是鼻子,包括當紅的蔡琳、金喜善、金玟,甚至大帥哥宋承憲、張東健和安在旭,無一幸免!尤其是歌手或明星,幾乎沒有不動刀的。但目前這種整容風已經從演藝圈吹向普通的工薪階層。針灸以前被用來治病,但現在卻成為韓國女性快速減肥的方法,被針紮幾下還不算什麼,不少人還寧願為美開刀。根據統計,13%的韓國女性都動過整容手術,這個比例高居全亞洲第一。為了登上美的頂峰,韓國女性不怕開刀,比較受歡迎的項目包括割雙眼皮和抽脂消除蘿卜腿。

愛美沒有錯,但全民造臉就必定不對勁兒。

如此大幅度地翻修臉麵,其實反證了某種自卑感。如此強烈,隻能在高科技的刀口下解決!又是如此可憐,普通百姓都難逃一劫。亞洲人一向有種心態,認為長相沒有歐洲人那麼俊美。女人除了鼻梁要高,前胸也不例外,總之不能輸給歐洲美女。男人都要去眼袋,這樣的民族豈不是日後美醜差距懸殊,跟隨著貧富差距一起,兩極分化?

變性

除了整容,還有變性。可惜人間手術隻能治標不能治本。變性人河利秀,繼2002年7月推出寫真集後,又推出自傳式的新書《渴望·男人愛》,剖析她從小到大的心理與身體的轉變,書中露骨地描述她第一次與男友發生關係的經過,以及自己想生小孩的心情。漂亮的河利秀雖然身邊一直不乏追求者,而且變性後的外形也簡直與一般女性沒有差異,但因為先天生理構造的緣故,始終沒辦法懷孕,讓想生孩子的她感到十分遺憾。

河利秀當之無愧是絕代佳人。與之相比,有時別的人隻能用清純來對抗了。

最近,演員崔智宇對在網上傳開的所謂自己整容的謠傳,做出了積極的反應。她想強調的,是她渾然天成的美麗。或許,即使在韓國,美容之風背後,也有些人對此不屑一顧甚至瞧不上眼吧。

等到美麗都如出一轍,那美麗也不值錢了。就像一條流水線,人人都排隊上線,機械化之後的完美部分,統統都是外殼。

缺乏個性,缺乏原創先鋒,就是痼疾所在。現在的韓國,以及韓國的文藝,都給人一種毫無個性之感。最重要的是,除了時尚娛樂業,韓國還有什麼呢?

套路

我們如果把韓國和日本相比,會輕易發現,在“發揚傳統、勇於創新”方麵,日本可是高高在上,韓國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尤其在傳統方麵,韓國人在發展流行的同時,沒有過多考慮,這就顯得非常膚淺。而韓國現在的流行趨勢,比如電視劇,傻瓜都可以看得出來,比當年的台灣國語電視劇好不到哪裏去,比香港的一些經典作品更是差遠了。他們似乎指望著一個套路——用養眼的明星+平凡的情節+把觀眾當弱智+精美造型。和這樣的偶像劇流水線產品相比,我寧可看吵吵鬧鬧、頗搞笑的《順風婦產科醫院》呢!

再看電影。製作精美現在已不是電影好壞的惟一標準。沒有內容,沒有民族特點,這就把精美完全擱置於一張平白的紙上。也許在以前,韓國電影一直沒有占據過亞洲市場,所以現在靠砸下大把投資,而使得眾多電影撥雲見日,一時間讓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所謂後來者居上,當然還有別的原因。

前兩三年,《愛的肢解》上映時,人們第一次驚訝:韓國居然拍得出這麼酷、這麼血腥、這麼變態的電影?而那時候的日本早就生產出不少同類電影,堪稱一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