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主題:上海新十字街頭(6)(2 / 3)

離街口最近的商品房是新樂路上的“東湖華庭”,好像是前年開的盤,當時的售價是每平方米九千元左右,如今已經漲到了一萬元以上。站在“東湖華庭”的樓上,街口的風景一覽無餘,因此雖然這個樓盤沒有大麵積的綠化,沒有大型的社區環境,但是仍然很快被售罄了。不過事實上購買這個樓盤的並非是小資人群,昂貴的售價起碼也要中產以上的階級才能負擔。

因此小資們仍然隻能在這個街口與想象約會,他們繞著街心花園慢慢地走著,感覺自己延續著過去幾十年的回憶。

(鄭穎蕾)

五百米,童年記憶的最遠距離

坐標街頭:東昌路、浦東南路口

因為被不遠處的世界大道橫貫而過,這個丁字路口有些接近於“五角場”了。一邊有中國銀行,一邊是中國電信的網點,另一邊有一麵落地玻璃的弧形櫥窗,占據了東頭,是維娜斯婚紗攝影。

很早時候起,這裏有一個救火會。不論什麼公交車從東昌路碼頭口開出,都要到這個路口拐彎。紅綠燈的後麵,就是紅顏色的門,木頭的。印象中救火會的門很少有開著的,也幾乎沒有看到那裏有過十萬火急的場麵。隻有一次,紅色的門打開的時候,見到裏麵一排車頭正對著門口的救火車,仿佛感受到了一種劍拔弩張蓄勢待發的氣氛,讓我激動了好久。

知道東昌路有多長嗎?小時候,我不懂“裏”是什麼距離概念,父親跟我說,就是五百米的長度,我還是不明白。父親又說,那就是從碼頭到救火會的距離。

那就是東昌路的長度。

當時我住在靠近碼頭的那一端,到救火會,那是我童年時,記憶的最遠距離。

浦東南路很長,好幾十裏的樣子,那才是主幹道。然而,如今的浦東南路絕對沒有東昌路的聲名來得響,那是因為地鐵二號線在這裏的車站,名稱叫東昌路,而不是浦東南路。

這個路El本來是很活潑的,因為這裏本來有兩個中學、兩個小學。每天放學的時候,會有許多學生從這裏經過。假如他們的老師教導他們,你們切不可亂穿馬路,相信他們腦中所浮現的,定然就是這個路口。

第一次邂逅肯德基也是在這個路口。十多年前,這裏打出了“第九千家肯德基”的大型燈箱,張揚而又招搖。但是剛剛開出的時候,這裏人很少,就算有,大概也隻是一些小朋友要過生日,大人們把他們帶到這裏打打牙祭。現在似乎很少有小朋友會在那裏過生日了吧?然而與之緊鄰的,卻是兩個肅穆的銀行。其中一間銀行的大門是厚重的有著浮雕的,門口還有兩個大大的瓷瓶,相當沉著的樣子。

後來這裏發生了一些變化。

世紀大道的建造,給這裏的格局帶來了一些想象不到的變化。大量建築的拆除,讓人在苦惱搬遷帶來的不便的同時,不得不佩服這是石破天驚的大手筆。本來看上去很古老的東西,如今都已經不複存在了。

東昌路過了浦城路、靠近碼頭的那段,本來有著大片民居,瓦片的,帶老虎窗的那種,石子的小路,清磚的弄堂,一眨眼都不見了。那一片,現在正是仁恒濱江園的外銷樓盤,而原來的東昌路小學,校門依舊在,但已經成了售樓處。

路口的浦南中學,因為世紀大道的貫通,被無端地削去一大塊,變成了如今斜斜的樣子,本來正對著浦東南路的校門,曾經的氣勢早已蕩然無存。更何況,任何氣勢,在世紀大道的旁邊,都要黯然失色的。

救火會的舊址,現在是維娜斯婚紗影樓。從紅色到白色,靜謐了許多,精致了許多,金屬了許多,現代了許多。

五百米的東昌路,放在從前,似乎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居然成了中產的地盤。天價的樓盤,讓平民百姓望而卻步。現如今的東昌路、浦東南路路口還有兩幢殘留的高層,是從前的舊樓,因著地鐵二號線的緣故,也是身價驟增。即便是路口賣蔥油餅的小攤,也似乎借了光。

這個街頭可以說是男性的,因為救火會、銀行、電信公司,從格局到內容,都是男性的。雖然,這裏婚紗影樓的落腳,使得街頭的性別稍稍有些偏差,但是世紀大道雄壯的大手筆,卻絕對不會因為溫柔的細巧的點綴,而染上過多的脂粉氣,總體上仍是壯麗勝過秀美。因而,這個路口,是男性的。

這個街頭談不上時尚,即使現在站在路口,仍然可以見到新村的人口處,叫賣的攤販、討價還價的主婦,從這個意義上講,這裏還是平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