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過頭
這個城市日益繁華,隨之而來的是日益的複雜,人與人,物與物,事與事,甚至是路與路。有時候,我會有些迷茫,乘錯了車,走錯了路,下錯了站……有了地鐵,我可以直接從起點坐到終點,不怕迷了路,地鐵可以讓這個城市變得溫柔和簡單。常常我會坐著地鐵,一不小心就乘過了頭,此時我會慶幸,到對麵,再往回乘,幾分鍾我就回到了先前的位置,就是這麼簡單,不是嗎?
喜愛貼心
色彩分明,標示清晰的指示牌,車廂,月台隨處可見。喇叭裏溫柔親切的聲音報著各個出口所到的地方。每一站周圍的主要路段、商場、飯店等主要設施都被明確地指出。人性化周全的服務,讓人貼心,又怎能不喜愛?
喜愛靜心
因為討厭喧嘩,所以喜歡地鐵。
安靜是我喜歡地鐵的一大原因,確切地說是我喜歡上海地鐵的原因,其他地方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上海地鐵出奇的安靜,當然不是指毫無聲息,而是較之上海的其他公共場所,地鐵成了一個例外。街上、公車上、飯店(除個別高檔的),上海人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各種聲音絡繹不絕。但奇怪的是,一旦進了地鐵,上海人都似乎進了高級場所,很有默契地放低了音量,合了嘴,自己顧著自己了。或看報,或塞耳機,或發呆,而我常看著車廂裏有字的地方,無論是廣告還是指示牌,看得“津津有味”,心裏卻可能想著其他。在地鐵裏,我的心可以很平靜,可以想很多,又可以什麼都不想。在地鐵裏這些短暫的時間,是屬於我一個人的。
喜愛繽紛
地鐵是個繽紛的世界,各色的人群,最新的廣告,特色的小店,每天經過這裏,你就不會落伍於這個城市,因為時尚正伴你左右,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走進地鐵站,到書報亭買本雜誌,一定是最新的一期,最時尚的雜誌;買個包包或手機飾品不用說又是最新款啦;想趕個時髦,玩新鮮的,拍張粘紙照或來個自動彩繪指甲,統統NOPROBLEM,這裏都有,就連買包零食買瓶飲料,都可能是最新產品哦。地鐵站裏的廣告更是從月台到車廂,以高頻率的出現刺激你的眼球,要你想忘也忘不掉。當然商業廣告可不能一統天下,月台上巨幅廣告旁還有這麼一幅“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摘自《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就是啊,抓緊了物質文明的同時,又怎能忘了精神文明呢?走進車廂,抬頭就看見名人名言欄……
上海就是上海,喜歡你還需要理由嗎?
——就像喜歡地鐵一樣沒有理由。
(潔瑾)
地下姿態
穿梭在地中海的魚
喜歡地鐵不是因為喜歡速度,也不是因為討厭喧嘩,而是因為地鐵給了我做一個現代城市人的感覺。中國現在隻有三個城市擁有地鐵,當然不是有了地鐵就可以成為現代城市和成為現代城市人。
為什麼乘坐公交電車、汽車卻不會有一個現代城市人的感覺,原因不僅在運輸的載體和形式的不同;我想,更主要的是來自乘客,也就是乘坐的人群。有個對一萬零四百二十三個地鐵乘客所做的抽樣調查果然是抽出了幾個不同:1.地鐵的乘客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從業人員,其中的待業失業無業人員數遠遠低於公交電車和汽車:2.百分之七十的乘客是年輕人,主體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九歲之間;阿爺阿娘是很少問津的。所以,地鐵是青春的,地鐵是時尚的,地鐵是現代的。
本地年輕的白領是可以一眼看出來的,尤其是那些女白領女小資。她們的領地,是站立在與車門相對的那扇不開啟車門前的一方寶地。
女白領女小資們的選擇是有道理的,一是進出車門的距離短,二是沒有上下車的人在你身邊擠來擠去。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有個叫作《你的生活態度藏於你選擇的地鐵座位中》的測驗是這樣評定她們所選擇的這個位置:“有些神經質。因為處在欲求不滿的狀態下,做什麼事情也似乎無精打采。容易失眠,進食過多,生活頗為紊亂。”
現在,上下班的地鐵是非常擁擠的,這並不影響女白領女小資們的打扮。在地鐵裏,看到的流行是與地麵同步的。去年冬天,見到本單位的一個女生,披著那年時興的黑色紡織大披肩。用我們那代人的眼光目測,用披肩來包兩條八斤重的被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人雖然是擠,但令人叫絕的是,她沒有打結的披肩可就是巋然不動,咬定她的肩頭不動搖,仿佛已與她融為一體。
除了友情出演時裝秀的美眉,車廂裏還有這樣引人注目的群體。大熱天穿著襯衫係領帶,如緊扣風紀扣的軍人。手上提著個拎背兩用、長不過一尺出頭的黑色牛津包,極少拎皮包;他們是這個產品的推銷員或者是那個產品的街頭調查員,一般都是二三一夥,基本都是從外地來闖蕩的。大多剃著寸頭,有的還用摩絲整得根根很有鋼性,神情大多很莊嚴,麵孔像是塗過糨糊。在一號線,早晨他們通常是往新客站方向。與他們背道而馳的是外地人中的勞力者,前往莘莊方向大多是裝修的幹活,手裏少不了拎著裝有衝擊鑽的綠色塑料拷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