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內的讀報人是遠遠超過地麵上的公交車,人民群眾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關心著身內事身邊事身外事,以及國家大事和世界大事。讀報的男生是深沉的,小女生則讀一竿子到底天天不變的同一張報紙。
似乎是有多少關心時事政治的,也就會有多少喜愛音樂的發燒友。兩耳不聞耳外事,一心隻做樂中仙。有按捺不住搖頭晃腦的,有發癡發迷使人昏昏的。其實,他們並沒有離開地球,耳聽八方警覺得很,從來不見有塞耳塞的女生男生會過站的。他們是在擺個POSE。愛的就是這一口。
這裏沒有肖邦莫紮特,也沒有貓王狗王,隻有POSE永遠的愛好者。CD隨身聽上那個調音選曲的玩意,看著總像醫院輸液吊水那個滴答滴答的細玻璃管。音樂源源不斷地流了進去。
(念念有詞)
地久鐵長
開往冬天的地鐵
[起點]
1號線早
[8:03莘莊站]
我們在這裏出發,往往也在這裏歸來,而作為終點和起點的莘莊站也在這裏容納著人群的擁人和擁出。在這個城市的周邊,是一些人的家的所在,地鐵莘莊站於是成了集散地,人們在這裏調整一下心緒,出發的繼續出發,歸去的繼續歸去。
於是我一天的行程也開始於此。我喜歡自由,也愛好想象,我總是希望這段地下的行程會有些不一樣。隨著地鐵由地上駛入地下,我感覺著整個城市也在慢慢向下運動。
[8:21徐家彙站]
地鐵在徐家彙站停下,無論何時都會有一大群人出入車廂。我一直覺得這是地鐵中最具市民氣質的一站,這裏沒有人民廣場站的嘈雜與喧鬧,而顯現出一種相對的無言和安靜。說不上俗氣,也說不上高貴,但卻緊貼著生活本身。
徐家彙是近幾年來新興的商業繁榮圈,而地鐵的參與更成就了這裏的消費氛圍。從地鐵而出,迎麵而來的就是地下的店鋪和商場,眾多的通道也毫不示弱地盡顯商家本色,而站點的各個出El更是標示著各個商場的名稱,所以你在這裏無處遁形,連空氣中都有消費的味道。
此外,這裏構築出的是一個連成一片的地下世界,整個的徐家彙似乎都可以在地下連通。嚴寒酷暑或是大風大雨的天氣,我最喜歡在這四通八達的地下遊走,享受暫時告別了地麵的感覺,有一種遊戲的快感。但這裏通道出口眾多,稍不留神你的目的地就會變得近在咫尺,遠在天涯。
[8:23衡山路站]
地鐵停靠在衡山路站,我很喜歡地鐵靠站前將停未停的滑行或是剛剛啟動時緩慢地運作這一段距離。地鐵脫離了黑暗的隧道,而進入光亮的站台,因而在地鐵車廂裏可以看到站台上的人,不同的麵容,不同的神情,或是木然的注視,或是焦躁等待後的欣喜,又或者是一個離去的背影留下一點落寞。但往往在其他的站點所能看到的是黑壓壓的人群,唯有這一站可以看清楚站台上的每一個人,因為這是人少而又少的一站。
一個朋友說衡山路站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貴族氣質,透出些許的優雅和高貴。這或許與沿站的場所有關,上海圖書館、上海國際網球中心、國際禮拜堂、新華社上海分社,都是文雅又有氣質的,似乎脫離了日常與凡俗,有種不可及的距離在裏麵。
[8:27陝西南路站]
在地鐵裏我最愛的還是這一站,時尚在這裏被複製,並且逐漸蔓延成為流行。百盛、襄陽路服飾市場,還有茂名路和陝西路上的特色小店成為時尚動態的風向標,在這個地域到處販賣的各種服飾、配件、化妝品總是不斷注入新鮮而入時的元素,從而打造出每一季最IN的裝扮。所以出現在這一站,也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看與被看的個體,當你或矜持或張揚地走過,或許人們已暗暗地給你下了評語。況且上海淮海路女子的信條就是要好看給別人看,所以這一站的美女特別多。
這裏還有季風書園,在地下幽靜地存在著。暢銷書和學術書在這裏同時上架,在書店的一側,有供人小憩的一小塊區域,人們可以在此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翻閱書刊。這就有點像這個站點本身的特質,時髦和優雅並行不悖,同時又不失品位。
這個站點位於上海的黃金地段,而地鐵又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所以這裏充滿著融合了上海特色的小資情調。如若把地鐵1號線比作是一個時尚的女子,那麼陝西路站就是她身上最具女人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