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主題:上海新十字街頭(12)(3 / 3)

2號線6

[8:23中山公園站]

又走在通向地鐵2號線的過道中。

早上出門的時候天上有點飄雨,讓人真切地感到秋天的一絲涼意。然而地鐵卻不是這樣的,跨入地鐵2號線的那一刹那,那層秋意被隔絕在外麵。

每天都是重複這一段路的來回。從城市的西麵,趕赴城市的東麵。2號線將城市的東西兩端牽係在一起,其使命也在於此。我是一個公司雇員,每天被現實包圍,無法有任何的遐想。中山公園站是我每天的起點,而我的終點,是東方。所以,地鐵上的三十分鍾,於我而言,是一種釋放。

我有時候想,如果哪一天,我不是去上班,那我也許會在每一站都稍作停留,體味一份已久不屬於我的閑適。江蘇路的沉韻,靜安寺的繁華,石門一路的時尚……

[8:27靜安寺站]

這裏雖然是上海的繁華地帶,然而不事張揚,就如同它的名字,靜而安。其實,南京西路最早就叫靜安寺路(BubblingWellRoad),半長不短的一條路上,有跑馬場地的喧囂和躁動,也有固守一方淨土的廟宇。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凡有名寺古刹的地方,也總是有熱鬧的市集。

通過南京路以後的靜安寺,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更成了紙醉金迷的繁華地帶,馬路對麵就是名頭很大的百樂門舞廳。對麵的靜安公園現在是開放的花園,裏麵有一個靜安八景園,不大,但布局緊湊,玲瓏雅致,這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著實是難得的綠色空間。常有一些走累了的人來這裏小憩;一些退了休的阿公、阿婆來這裏話話家常.聊聊過去的靜安寺。其中可能還有當年在百樂門進出的“老克勒”。

公園旁興建了市中心規模最大的下沉式廣場——“靜安寺廣場”,將廣場與地鐵二號線靜安寺站出入口連成一體,希望成為既是交通集散地,也是娛樂休閑的一個熱門“商圈”。但現狀卻不盡如此。今天的上海,很少有人會特地跑到靜安寺來。

[8:30石門一路站]

開過這裏的時候,我仿佛嗅到一股時尚的氣息。很多時尚男女在這一站下車,盡管我知道他們中間隻有很小一部分能夠消費得起石門一路。因為,石門一路站出去,往西走一點點,就是南京西路的高檔商業圈,從梅隴鎮伊勢丹、中信泰富,到恒隆廣場,裏麵的品牌一個比一個頂級。而再過去一點,則是希爾頓、國際貴都等多座豪華酒店。

出站向東則要心態平穩很多。這裏有著名的吳江路小吃街,兩旁的小店永遠都有人等候在門口,為你開門,因為競爭激烈,一不小心就會被鄰居把生意搶走。

不過現在這裏也很難保持平民了,四季飯店,一座據稱是超五星級的飯店已經在威海路口建成,然而再高的門檻也阻止不了上海人嚐新的欲望。

[相遇]

1號與2號交錯

[8:32人民廣場站]

早:我終於來到這裏,地鐵1號線和2號線在這裏相遇,而這裏同樣也是人流的交彙處,蘊藏著人與人相遇的契機。

6:我來到這裏,這裏是地鐵交彙的地點。這裏的人流時刻湧動,也許會在這裏遇到某個似曾相識的陌生人。

早:這個城市,我不斷迷路,而在城市的地下也毫不例外,這裏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宮。

6:地鐵是個迷宮,我知道有人會在這裏迷路。我渴望遇到那個迷失的人,帶她走出去。

早:喜歡看遊走在地鐵商城裏前衛的男孩女孩,臉上總是有一種欣狂喜悅或是頹敗破滅的神情,不禁回想起年少輕狂的年代。

6:我的眼神在地鐵裏遊走,那些少年男女的表情讓我想起我的過去,也是那樣的神色,也是那樣的表情,然而,他們都會從我的眼中過濾。

早:我忽然看到一個來自2號線的男子,有短短的頭發和幹淨‘的麵容,有著所有白領男人作為道具的西裝和公文包。

6:我看到一個來自1號線的女子,纖瘦的身材,讓人憐愛的表情,我不能確切地判斷出她是一個寫字樓的白領或是一個上學的女生。

早:我總是在這一站遇見他,在整個夏天和這個即將結束的秋天。所以他幾乎成了一個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6:我幾乎每天都會在這個站點遇見她,看她變換每天的衣服,就像變換每天的心情。也有看不到她的日子,那些天我會有稍許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