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與那個遊戲廳巧遇的女孩不同,八十年代的另個極端是小S。
小S有著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成長環境和大多數人所經曆過的童年、少年和青少年時代。她從小就是個優秀的好學生、聽話的好孩子,小學、中學、大學,都是波瀾不驚、一帆風順的。而且,她的父母比較有遠見,在她讀小學時,沒有逼她去學英語日語之類,倒是一直堅持學著書法,所以,在外語電腦一流的同齡人麵前,小S比人家還多一樣可拿得出手的“本事”——書法和國畫。
小S至今記得第一次在全國少兒書法比賽中獲獎時,爸爸媽媽是多麼的高興,小小的自己手捧獎狀的照片,一直好好地保存著。直到初中,聽老師說好字賣不過濫畫,詩書畫不分家等等,她又去學了國畫。花鳥、山水都學過,可一直到高中,也不見有學書法那樣的成績,後來老師說,女孩子天性裏有一種精巧靈動,學花鳥比較適合,山水需要的是大氣,而且要“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個小孩子,沒那樣的閱曆,所以畫不出好畫。可她偏偏不信,決心專攻山水。於是,暑假裏,別的同學都去溜冰、打保齡球,她卻天天在家裏,在開著空調的房裏,一畫一整天,站起來的時候,膝蓋酸痛。除了看一些山水大師的作品,更多的是觀看和臨摹上海畫壇的優秀畫家的作品。還跟老師組織的寫生團到雁蕩山、富春江寫生。在真山真水麵前,她的靈感和激情進發了出來,創作了不少好作品。而且,她在現在所就讀的大學裏,也算得上優秀生,英語是求職的敲門磚,不敢怠慢,所以早早考出了四、六級,電腦水平算不上專業,但日常操作還是應付得了的。問她會不會覺得兩者有衝突,一手是要求無欲無求靜得下心來的藝術,另外的是世俗的所謂技能。她說:“兩者相輔相成啊,書法國畫可以淨化心靈,但隻是我的愛好,不可能成為職業;而掌握好幾門技能,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立足。如果平衡得好的話,是能互相促進的。”再問她,學書法國畫,是否占用了她大部分業餘時間,她點頭笑笑,基本上十幾年來沒正正經經地和同學們玩過瘋過。接著,她又說,其實學畫真的很辛苦,一般的人,想畫能過得去的畫,兩年就可以,但要領悟其中的神韻,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人甚至要做一輩子苦行僧。說這話的時候,她的表情很平靜,就好像她的身上少有同齡人的浮躁,難怪大學裏同學,形容她是個麵容清秀,表情淡然的女孩子,也許,學習傳統藝術門類的女孩子就是和別人不太一樣吧,會有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C
小徐是典型的二十歲男生,運動和電腦是他生活中的主要節目,提到二戰就眉飛色舞,下載軟件是日常功課,人稱“天生網絡狂”,曾有過連續三十小時上網的記錄。他就讀於計算機專業,還沒畢業,已經開始給幾家公司做網頁和日常維護,每月光零花錢就能賺四位數。平常是一副很休閑打扮,很像是個IT業人士。
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朋友,什麼酸菜魚啦、百威啦、fisheman啦、紅豆不哭啦……不過不是在聊天室認識的,在線聊天,那是無知小女生熱衷的玩意,進BBS同樣會碰到很多有趣的人哪,貼張新貼子,看看以往發言的人氣和跟貼,當然要經常去看,否則,一條信息十幾個鍾頭以後就給更新掉了。因為替斑竹說話被稱做“保皇黨”,但很快有人聲援,以至該BBS成了一個文字戰場,有心人去看看的話,準能替國際大專辯論賽找到幾個言語犀利、邏輯思維清楚的“辯手”。
也許電腦技術已是屬於城市青年的必備裝束,不懂的話很多人覺得跟你沒共同語言,“連我表妹都攢機成功了呢,”小徐得意地說,“當然是在我的悉心教導,全程遙控之下才行嘍。”
關心的是網絡安全一類很專業的問題,“這個世紀,軟件開發不是熱門,虛擬空間不是熱門,真正值得學和用的是網絡安全。但找遍所有的招生簡章,發現竟然沒有專門學習這類課的電腦班,倒是Dreamweaver、Flash、HTML之類大行其道。”小徐連抱怨的時候,都不願放下手中的鼠標,對於這樣天天和電腦打交道,滿口專業詞彙的年輕人,父母們哪還有說話的份!
d
小W是一所高校英文專業的大二學生,不特別漂亮,但年輕的臉和自信的笑容,是一種屬於二十歲女孩特有的標簽。這樣的女孩子,觀念之新,視野之開闊,是毋庸置疑的。可這個不滿二十歲的新人類,愣是被一部節奏緩慢、情節拖遝的《花樣年華》感動得淅瀝嘩啦,倒是值得探究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