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事件:“第三者”促成破鏡重圓(3)(1 / 3)

幾經周折,查清了趙醫生的槍是向境外商人借的,趙攜槍出境時被境外武裝勢力沒收,幾經輾轉,槍又回到了槍主手中。毛立章一行與雲南警方一起又到畹町市,通過多方關係,以做生意為名,誘嫌疑人返回境內。經核實槍支,該槍雖是“五四”式,但無槍號,上麵隻有“W”記號。同時也查明趙兒子的照相機係其姐男友寄放的,型號也是尼康。

六下雲南得兩張名片由毒販入手抓槍販

轉眼已到了1996年春節。在新年招待會上韓國駐滬總領事見了上海市公安局長問起此案,朱局長內疚地說:“正在全力偵破。”

那天,三支隊隊長淩致福來到我的辦公室,對這個懸案大家又老生常談起來。老淩將自己琢磨了長久的想法和盤托出:“在雲南邊陲這個販毒猖獗之地,一般的毒販為了自我保護,都購槍對付警察,會不會盜槍者是毒販子。”這話正中我的下懷。張總隊也同意我們的分析。

1996年5月初,年過半百的老將淩致福懇求親自出馬,想到癱瘓在床的顧智敏,我擔心起他的身體能否行?他一拍胸脯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那種辛棄疾的豪情與不服老的精神打動了我,我果斷地緊緊握住他的手,千言萬語凝縮成三個字:“多保重!”

5月7日,淩隊長率技偵人員六下雲南。

老淩來到軒崗與當地警方談了偵破新思路,對方豁然開朗,把警力重點投入至緝毒案中。5月18日,當地縣局緝毒大隊在偵破一起毒品案件中,獲得了重要線索。據情報反映:“有一位準備販毒的對象,曾在1994年販賣過槍支……”“槍!”立即觸動了偵查員敏感的神經。當地徐安局長果斷決定,先破槍案,為了一個外省人。偵查員咬住線索順藤摸瓜,獲悉境外買槍人叫張金紹。此人出境做生意,於1994年舉家遷至境外,定居澡塘河。經過深入偵查,了解到張金紹社會關係複雜,槍、毒均染手。

毛立章與當地警方冒充商人出境來到緬甸,翻山越嶺時,正巧緬軍在調防,很危險,他們躲過了一批批當地武裝人員。當地派出所長生怕他們出事趕緊找來,一起以購槍為名設計將張金紹誘騙回境內。但老奸巨滑的張金紹雖對槍支生意頗感興趣,但卻不輕易表態。暗中他卻派人入境摸底,以探虛實。

5月18日後一直杳無音訊。一晃十多天過去了,三位隊員因水土不服病倒了。5月23日老淩送他們回上海時,我打電話讓老淩也與他們一起回上海,但他堅持再停留兩天。果然似有神助,5月24日,張金紹答應入境交易。張入境就被警方擒獲。

立即審訊,張卻抵死不開口。幾經交鋒,張金紹終於架不住警方的淩厲攻勢,交代出槍是花二千五百元從潞西風平鄉別村公所老光寨郎小四手中買的。後又以三千五百元人民幣賣給一個東北人,具體姓甚名誰已記不清了,但有名片放在畹町住處。

專案組立刻兵分二路:

一路至張金紹家找購槍者的名片。一共找到兩張,同一個名字:許慶國。一張上印有沈陽沈河區友好大街5號的住地和電話,另一張上印有“山東韓國公司翻譯。”

另一路擒獲郎小四。郎小四交代:1992年11月27日晚11時,他送女友回她叔叔家返回途經軒崗鄉政府院小路時,見有一戶人家燈還亮著,窗戶沒關,他鑽進去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偷。當他發現牆上掛著一支槍時,興奮不已,就地取材找了根三米長的竹竿從窗口挑出手槍。當時床上掛著紋帳,不知裏麵是否有人睡著。

十八個月奮戰破大案

根據雲南傳回的沈陽人許慶國的消息,我立刻布置毛立章去查一萬四千多張當時為破案製作的住宿卡片。經過彙總,這個年齡段的沈陽人1994年11月22、23日住宿上海的共有六人。毛立章像翻牌似地一連翻了五張全都不是,剩下最後一張時,他閉起眼睛默默祈禱這張是許慶國的,屏住呼吸心情緊張小心翼翼地一翻,上天有眼!果然是許慶國的名字,他興奮地立刻打電話向我報喜,我聞訊亦欣喜若狂。

6月3日,張總隊長親自主持會議,決定,兵分三路追捕許慶國!我帶一路赴沈陽,直接抓捕案犯;第二路去山東煙台,至許慶國所在的韓國公司搜查有否贓物;第三路到失槍地布控,以防案犯被驚動後潛逃出境。

6月5日,我率淩支隊長、毛副支隊長等五人抵達沈陽,沈陽警方給予了鼎力配合,迅速將其家密控起來,然而整整四天不見其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