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樣想著,突然感覺心情有些煩躁,便站起了身來回走動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大呼出一口氣好似要將積在胸口的悶氣一口吐出來,又開始說道:“這世間一切,究其根源,都脫不了一個‘道’字!我們練劍之人也有劍道,可這劍道是什麼呢?窮極其理,不過是想讓天下太平,黎庶安樂!否則要我們練劍又有何用!或許這才是根本,否則隻做一個憑技逞強的武人又有什麼意義?就是劍技再高,也未必得‘劍道’之真諦!”
墨羽聽到他的話,隻覺心頭一震,臉上竟微有發燙之感,他聽出葉秋是有意說給他聽。
葉秋來回踱著步,最後停在門口看著外麵的濛濛細雨,眼中現出一種難言的落寞和哀傷,道:“可惜世間大事,又非我們能左右!當今商王非仁義之君,窮奢極欲,貪於享樂!聽說現在他又在朝歌建一個什麼鹿台,這下又不知累死多少百姓!旁邊一臣奸佞小人隻會阿諛奉承,蠱惑聖聰!上行下效,各國無不影從,極盡殘民害民,搜刮民脂供一己之樂,卻害苦了百姓!這世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墨羽看著頗為憂傷的神情,突然有些不忍,又覺得有些尷尬,道:“其實也不全然,終有一些真正仁義的諸侯方國,愛民惜民的。”
葉秋聽到他的話,低頭沉吟了一下,最後道:“嗯,那倒是,我看天下諸國,也就姬周是仁義之國!廣失仁政,愛民如子,天下百姓總算占得一席喘息之地,可惜這樣的諸侯太少了!”墨羽聽他提到姬周,不禁心念一動,不知葉秋是否有意這樣說,觀他隻顧自說,神色一如平常並無異樣,確實是無心之說。
葉秋並未察覺墨羽異樣,他轉過身又坐了下來,繼續說道:“有時好人卻未必得好報!就像九侯吧,與西伯侯同為王庭三公,也是仁義之人,還將女兒進於商王以求能時時勸諫天子,結果父女俱被醢殺,恨得九侯之子率南方各諸侯國群起而反!這一下不知又累及多少無辜百姓,可如何得了?”墨羽一聽,驚道:“什麼,南伯侯反了?”墨羽知道南伯侯在南路諸侯各國勢力極大,這一反確實非同小可,真要天下大亂了!
葉秋看著墨羽驚詫的表情,歎息道:“唉,你在這穀中閉居的太久了,已不知天下大事了!不過這天下大勢,吾輩又能如何!”可墨羽依然想著南伯侯造反的事,聽到葉秋的話悠悠地道:“隻盼有雲開霧散之時,可光明重現!”
葉秋本神色黯然,這時聽到墨羽的話不禁一驚,愣愣的看著墨羽,突然笑道:“還是你想得好,不似我,盡說這些哀傷無奈之話!”墨羽也是一愣,也淡淡的一笑。
兩人在這裏縱談古今,不知不覺已有快兩個時辰了,葉秋也感覺到,談起天下大勢,墨羽似有些不甚著意,對答不上,談話不甚投機,不禁談興漸消!
雨好像更大了,天也漸昏暗,屋裏突然顯得很寂靜,兩人一時都不言語了!
葉秋緩緩站起身,目光遊走,細細的看著物裏的每一件物事,最後目光停在放著古琴的桌案旁一個竹架上的幾張牛皮,不知是什麼!葉秋走過去輕輕翻閱,隻見是幾張琴譜,有堯之〈神人暢〉,舜之〈思親操〉,禹之〈襄陵操〉,湯之〈訓畋操〉,盡是古代名曲,又看到一份周太王的〈岐山操〉,用一張布綢包裹著,顯是尤其愛惜!
葉秋看著這琴譜,心中思緒急轉!他少時周遊列國,於各國風土民俗無不了解,他觀墨羽口音相貌,早有懷疑,這時看到這琴譜,突然像想到了什麼,轉頭看著墨羽問道:“墨羽,你是周國人嗎?”
墨羽站起身來,答道:“是,周國確是晚輩父母之邦!”心下卻暗叫慚愧,他已十餘年沒有回過家了。
葉秋一驚,這頗出他意料,他上下打量墨羽好像要重新審視一遍似的,似對墨羽說又好似自言自語,道:“果然聖人治下,人傑地靈啊!”
他放下那琴譜,又把目光落在了那古琴上!見這琴以桐木作琴身,七個小琴軫卻是梓木的,琴麵頗多斷紋,顯是年代久遠。葉秋問道:“這琴,叫什麼名字?”
墨羽回答道:“此琴,名響泉!”
他悠悠地道:“響泉!好名字!”他彎下腰,輕撥琴弦,一聲悠揚曠遠的太古之音蕩人心魄,使人俗念汰盡,愁慮頓消。葉秋長舒出一口氣,道:“昔日舜帝歌〈南風〉而天下大治,琴乃古之神器,心中若無羲皇心地之向,指下難有太古之音,可操縵者,必是大賢!”
葉秋轉過身來,看著墨羽一雙眸子淡然深遂瑩然有光,神情肅穆,想起剛才比武時他神鬼莫測匪夷所思的招式,心道:“難得這世間竟有如此曠世之才!還是勸一勸吧!”
想著,葉秋說道:“墨羽,老夫有一言相贈,若說的不對,萬望勿怪!”他語氣溫和,又透著一種難言的嚴肅和凝重!
墨羽立即恭敬地道:“前輩賜教,墨羽洗耳恭聽!”
葉秋道:“你天賦異稟,慧根深蘊!我看你不僅劍術奇高,且有經世濟民之才。雖說人各有誌,怡樂山泉,與這碧山清澗,老木寒泉為伴未必有什麼不對!若在太平時節,老夫絕不多言!隻是方今天下戰亂不已,萬民正處水深火熱之中,我輩學武之人,當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躲在這幽穀之中隻圖自己逍遙快樂,棄天下生靈於不顧,以老夫看,怕也非君子所為,亦有虧俠義之道。況你一身絕技,卻埋沒深山,紫電寶劍於你手中隻能對風空舞,卻不能為天下百姓做半點事情,豈不可惜?”
墨羽聽著這幾句似長輩的諄諄教導,又好似好友真心勸誡的話,心中思潮起伏。他視功名如無物,若葉秋隻說讓他去建功立業,封侯拜相,自不屑一顧,但葉秋這樣的一段要他救世濟民的話竟讓墨羽內心竟生出些許愧意,茫然不知所對。
葉秋似乎看出了的窘迫之感,又道:“哦,我剛才所言,隻是隨口胡謅,若不中聽,墨劍客隻做亂風過耳就是!”
墨羽忙道:“不,前輩的話,實讓墨羽汗顏無地!前輩憂國憂民之心,著實令墨羽萬分感佩!”
葉秋略點點頭,不再說什麼。他整整蓑衣,戴上鬥笠,此時雨水漸大,嘩啦啦猛下,葉秋站在門口,看著滿山青翠,草木清香,偶爾傳來幾聲鶴鳴猿嘯,竟頗為不舍,言道:“墨劍客,告辭了,後會有期!”說完也不管墨羽回答,身體輕縱已躍出幾丈,再觀處已到好遠,沒入山林。
墨羽看著葉秋遠去的背影,並未出言挽留。他看出葉秋這獨來獨往的傲世個性,知道挽留也是無用!想起葉秋剛才勸他的話,心道且不論他劍術修為如何,但是這份救世濟民的俠義心胸,自己就難及萬一,心中覺得這位前輩愈發可敬了。
雨下的很大,一直到晚間才略小了些,暮色中偶爾傳過來幾聲雷鳴。墨羽站在門口,看著外麵淅淅落落的雨,心中暗暗思索。自己在穀中幽居,隻因心慕山泉之樂,從未想過家國天下萬民蒼生之類的事情。可今天葉秋的話竟讓墨羽心中感到有些煩亂,自己一個人在此怡樂山泉不問世事,到底對是不對,該是不該?
想到這些,他突然覺心中竟然難以平靜。數年來自己與清風明月,山水泉林為伴,修心養性,加上天性本就隨和淡然,向來心如止水少受物感,今天突然這般情景,好像精神不受控製一樣,卻是近年來從未有過,心下竟然有些恐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