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屆美國總統都要選舉,候選人都要進行激烈的演講來爭取選票,可見演講有多麼重要。好的演講能夠抓住人心,讓聽眾的情感跟著你一起跳躍。作為平凡的我們,身在職場,也難免要做一些重要的演講,大到競職演講和就職演講,小到領導的日常講話、員工的普通發言,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展現自己的大好機會。
演講是一個人在職場交際能力的一種體現。好演講有時候比你的雄才大略更有影響力,那麼怎樣的演講才能更打動人心呢?
(1)演講並不是讓你不停地絮絮叨叨,而是要抓住關鍵。有些演講者雖然在講個不停,可是聽眾對他講的內容卻是雲裏霧裏,不知所雲。演講,不隻是口齒伶俐就行,更需要你有清晰的條理和思路。
(2)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平常要多看一些演講方麵的書,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日常生活要注意觀察,善於發現一些有趣的或是有意義的事。隻有對生活有足夠多的積累,我們才能在演講場合列出合適的例證來證明我們所持的觀點,讓我們的演講更有說服力。
(3)要注重臨場發揮。演講稿對你來說隻是一個參考,在實戰時,你還應當加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隨機應變。因為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靈感,有時候,最美妙的語言恰恰是最緊張的時刻忽然閃現在你的腦海中的。將演講稿一字不漏地照搬下來,再高超的表演技術也會有背稿子的影子,反而顯得虛假。在演講前,你隻要將演講內容列個大綱,將所要陳述的內容簡要總結記錄,然後在臨場時發揮。這樣一來,你的演講就像是跟觀眾在交流,而不是朗誦,會更新鮮有滋味,而且更有說服力。
(4)用故事來打動人心。美國著名女主持人歐普拉就說過:描述,是用語言畫一幅畫,然後你把這幅畫送到聽眾的心頭上,讓他看到的也是一個畫麵。演講時,空講道理的說教都是空洞的。要知道,所有人都喜歡聽一些離奇曲折的故事。所以,講故事更能抓住和打動聽者的心,讓你的演講顯得生動活潑、津津有味。
(5)要擁有自己的演講風格。有自己演講風格的人,能讓人一下就記住你,會讓你的演講成為聽者的一種享受。美國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能成為一個經典,不僅僅是他精彩的講詞,還有他抑揚頓挫的演說風格。其實,風格並不是單指聲音的語言,還涵蓋了肢體語言。林肯在演講的過程中,當表達喜悅與歡樂,他會高舉雙手,大約成50°的角度,手掌向上,仿佛渴望擁抱他所喜愛的那種精神,但是當他對某事有一種厭惡的情緒時,他就會高舉雙臂,握緊拳頭,在空中揮舞。具有自己的風格,會使你的演講真誠而有力量。所以,不要因為刻意模仿別人而失去了你自己本來的獨特性。
(6)演講必須要有激情伴奏。想在演講中讓聽眾的感情與你融為一體達到共鳴,首先就要用你的激情來鼓動。如果你在做演講時小聲細語,有氣無力,不管你的演講稿有多麼優秀,也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隻有激情洋溢的演講,才能讓大家的脈搏跟你一起跳動,因為激情本身就是你向聽眾發起的最大號召。
(7)利用鮮明的對比讓你的論點更加突出。這是一種普遍使用的語言方法,但是要把握好拿誰跟誰對比合適,這其中大有學問。對比可以使形象更鮮明,效果更集中。
(8)要善用幽默。幽默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風度與氣質,也是最能感染人的。在演講中插入適當的幽默,能緩和當時緊張的氣氛,也能讓聽眾對你有一個良好的印象。
(9)要善於推陳出新,巧妙合成。法國的丹納曾經說過:“一切典型永遠可以推陳出新,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而且真正的天才就在於脫出慣例與傳統的窠臼,另辟蹊徑。”所謂推陳出新就是提出一些與人們常識中相悖的觀點,然後再自圓其說,這樣必能引人注目,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果。鬆下幸之助曾經提出一個奇妙的觀點:“吝嗇就是創造新價值。”接著他又繼續解釋道:吝嗇這個詞,雖然從字麵上看是個貶義詞,但被人忽視的是,吝嗇的本意隻是將自己的一切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隻從消極的和非生產性的角度去解釋吝嗇的含義,而沒有從積極的、生產管理的角度去挖掘吝嗇的內在精神。而當代市場中的價格競爭,主要取決於企業“吝嗇”的程度。這種不同尋常的觀點首先就能讓人耳目一新,接下來的說明也能言之成理,讓人在震驚之餘產生共鳴,而且不易忘記。
(10)演講要發自肺腑,情真意切,動人心弦。隻有發自肺腑的演講才能真正打動人心,與聽眾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說服別人的目的。
其實,演說的技巧千千萬萬,語言的運用也是千奇百怪,這就需要你仔細琢磨研究,真要到你上場的時候,更不要拘泥於演講的形式,要將演講的各種方法巧妙運用,綜合發揮,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