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其人其事
1.少年入仕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公元1811年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年份了,但是在這個普通的年份裏也發生了一些不普通的事,這些不普通的事組成了曆史。
這一年,林則徐考中了進士;
巴拉圭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建國;
阿伏伽德羅定律被提出;
……
當然這都是曆史大事,但是在這些重大事件中,也夾雜著一些小事,例如崔鶯鶯又跟張生偷情了,李寡婦家的豬圈又被人給拆了……在這一年的光棍節,湖南湘鄉的曾家生了個大胖小子。
這個大胖小子就是後來的“中興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的家在當地是個地主,家境殷實。所以他小時候就不必像貧苦人家的孩子那樣上山打柴、放牛、幹農活。7歲時,他就開始跟他爹在自己家學習了。
這小子在他20歲那年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叫子城,字居武。似乎很崇尚武力。但這小子還有點才氣,24歲混了個初中畢業證,中了秀才,他老子可是到40多歲才拿到這張學曆證書的。第二年就高中畢業考中了舉人。曾子城考大學很不順利,複讀了兩次才考上,而此時他已經28歲了,可以說是大齡青年了。中進士後,家裏趕緊給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取了個歐陽小姐。
俗話說“三十而立”,如今媳婦也娶了,就得好好過日子了。但這小子不知道犯了什麼愣,老是跟自己的名字過不去,又一次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叫國藩。這沒給他爺爺氣死,想他剛出生時,爺爺給他取的乳名寬一多好啊。氣得爺爺要上京城去揍他,但此時曾國藩正在翰林院做“檢討”呢,人家都做“檢討”,你還忍心打嗎?還能打嗎?兒大不由娘啊!
曾國藩在京城混得也很不得誌,做事要處處小心,得防著別人算計自己。日子過得很不開心,雖然已經是國家正式公務員了,但是實在沒有油水可撈,還窮得找他老子要生活費。
其實剛上任的公務員都窮,錢都不是很好撈。因此,很多的公務員就開始搞地下活動了。托人找關係,說好話,以求皇上把自己分到油水比較多的地方去工作。
而我們的主人公曾國藩,卻因為老家遠在湖南,而且自家又沒有什麼達官貴人在京城裏罩著,早年爺爺留下來的家業,也被自己這麼多年到處求學、參加科考花得差不多了,因而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銀兩拿出來打點上司以求早日被皇上召見。
曾國藩在京城苦熬了幾年,終於得到一次被皇上召見的機會,把他給高興得屁顛屁顛的。
高高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大人仔細地打量了曾國藩一眼:一對三角眼,兩道吊梢眉,雖然比獐頭鼠目、賊眉鼠眼的人俊那麼三分,但是,到最後,道光帝就曾國藩的長相得出了結論——麵相不雅。
人不可能永遠走背,總有時來運轉的時候。雖說在國史館工作工資不高,但他曾國藩對工作可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不出兩年就坐到了大學教授的位子上了,而且十年七升。總算拿到了京城綠卡,在北京長久地定居了下來。
2.十年平亂
公元1850年的冬天比哪一年來得都要早,似乎在兆示著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會在這年的冬天發生。12月29日當人們從沉睡中醒來,都在歡天喜地準備著迎接新年的時候,一個噩耗從紫禁城傳了出來,迅速傳遍了全國——道光皇帝駕崩了。
道光皇帝的駕崩對普通百姓的生活並不會有多少影響,無非又要換一個新的主子。兩千多年都是這麼延續下來的,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曾國藩老早就知道了道光皇帝病重的消息,他希望能見皇帝最後一麵。29日一大早他就起來了,就在去往紫禁城的路上,他聽到皇帝駕崩的噩耗,立刻暈倒在馬車裏,好半天才蘇醒過來。
道光帝對他的聖恩太重了,他的富貴與地位,以及他的家族的榮耀,全部出自於道光帝的浩蕩皇恩。
年輕的禮部侍郎擦幹淚水,立即投入耗資巨大、禮儀煩瑣的大喪籌備之中。他奉獻的不僅僅是盡責盡力、任勞任怨,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家庭對皇家的一片耿耿忠心。
大喪結束,他捧著頒發的遺念衣物,欲哭而無淚。
新的皇帝很快就登基了,從此鹹豐走上了曆史的舞台。
鹹豐帝繼承皇位以後,為了整頓吏治,下旨文武大臣就如何重振朝綱獻計獻策。曾國藩在鹹豐元年、二年連續向鹹豐帝上了四道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