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4)(3 / 3)

可見,一個注重學習的人,甚至為了學習而暫時放棄機會的人,最終會因為擁有更為豐富的知識而得到領導的重視和提拔。然而,問題的關鍵還不止是否重視學習,而在於是否掌握學習的方法。學習應該是多方麵、多渠道的,既要學習最好、最先進的理論,也要注意從生活中積累經驗,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既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學習其他有助於企業發展的知識,並能夠學以致用。應該多參加一些座談會、知識講座等,可以有意識地總結一些成功者、成功企業的經驗,當然也包括進入高校參加某些課程學習和各種培訓等,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深度點評:

一個公司,要選擇一批能做好本職工作、擁有敬業精神的員工,就必須了解其學習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隻有善於學習的員工,才能在風雲變幻的環境中應付自如;在短時間內成為某個新項目的行家。馬小姐屬於那種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很早就打算進入電子領域,她先是考取了經濟學博士,但是,俗話說:“讀到博士書無回味。”馬小姐不再一味死讀書,而是到一家小公司充電,如願以償進了摩托羅拉公司後,她發現大公司裏的領導善於一隻眼忙工作,一隻眼看世界。於是,她也開始關注世界形勢和宏觀經濟局麵,而對於老板分配的任務她總是及時完成,她的好學和見識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很快得到升職的嘉獎。

心理科學:

實際上,經驗豐富和業績突出成為員工學習的兩大障礙。經驗主義者拒絕學習,是老板最頭痛的事,因為有一種毋庸置疑的規律,就是每當滿足於成功的時候,失敗可能正在開始。在一個競爭不太激烈的環境裏,可以為暫時的成功陶醉而無須擔心被人超越。但是,在今天這個競爭如同戰爭的時代,隻要陶醉一分鍾就可能導致失敗。

關鍵還是生活情趣的問題。培養生活情趣應該成為教育的中心任務,隻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會產生學習動力,才會自覺努力去追求知識。

卓越人生:

我國力學家李敏華的家就是這樣既有生活情趣而又刻苦勤學的家庭。李敏華和她的丈夫工程熱物理學家吳仲華一起畢業於清華大學。在學校學習時,每天晚飯後,他們都要到禮堂去練琴,然後一起上圖書館上自習,他們還喜歡攝影,課餘時常到郊外攝影。大學畢業後,他們倆人都被留校當助教。

為了事業,他們相識7年才結婚。結了婚,吳仲華又考上了公費留學生,懷孕幾個月的李敏華以自費留學生的資格與丈夫一起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赴美不久,李敏華早產了。那裏沒有托兒所,帶一個孩子讀研究生該有多難。請保姆,經濟條件不允許,隻好自己照料。為了不影響學業,他們采取倒班的辦法,分別選修主要課程,輪流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