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事情成功與否不必太在乎,敢拚才會贏。伸展拳腳,拋開患得患失的顧慮,放手一搏,可以使我們變得清醒,變得淡泊,變得堅強,變得積極,要拿得起,放得下,甩得開,進退有道,運籌帷幄。
高效人生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迅速致富的機會越來越少。企業的成功,初期戰略一定帶有大賭的味道,建立在英明的戰略基礎上的“大賭”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不同於中國企業傳統的一拍腦門就頭腦發熱的盲目冒險,也不同於打著規避風險的名義四麵出擊,淺嚐輒止。
畏首畏尾不能幫助解決任何問題,隻能白白地消耗時間和精力。時間和精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有價值的財富,它們一旦白白地被消耗掉,就無法補救。競爭風起雲湧的時代,接受挑戰是判定員工優秀的重要標準。畏首畏尾的職員沒有一個用人單位願意接受,隻有勇於打破常規,勇於嚐試別人所不能,你才能做出更優秀的業績,得到老板的賞識。
經驗總結:
一個人長期憂慮,熱忱和激情就被抑製,工作能力會削弱,這種境遇之下,唯一的選擇是不惜代價擺脫憂慮的束縛,用百倍的勇氣麵對現實,將潛能充分地展現出來,要經受許多磨難和苦痛,但一切都是暫時的。
璀璨的鑽石如果不琢磨,平麵上將顯不出光彩和美麗,受琢磨,就是把它從暗淡中解放出來的代價。
敢拚敢闖的勇氣還會帶來非凡的決策力,會讓你穩穩地執掌人生之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順利地駛過暗礁和險灘,抵達勝利的彼岸。
即使我們一輩子幹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或許一輩子也掙不了比爾·蓋茨的九牛一毛,但隻要我們勇敢地做了想做的事,驕傲地麵對付出的努力與血汗,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該怎麼幹就怎麼幹,那就應該無悔於心了。
命運不值得你低頭
理論精讀:
窮人失敗後選擇放棄,還沒有被困難打敗,先被自己打敗。
富人失敗後選擇站起來,在戰勝困難之前,先戰勝自己,結果也戰勝了困難。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好多的時候我們不是不能夠做到,而是我們不願意去做,或者說半途而廢,輕易放棄。
許多困難,不是不能克服,而是不能克服,向困難低頭。一旦放棄了,就再也沒有戰勝困難的機會了。不少人放棄後還會尋找各種理由,最終使放棄變得冠冕堂皇。
富人能夠在困境中站起,擺脫受挫情緒的束縛,不是因為腰包裏的錢多,是因為他們大腦裏的精神財富多。最重要的就是絕不認輸,頑強向上的意誌力。富人總在不斷地嚐試新的生存環境,在新的環境中跌倒,爬起。他們相信隻有在新的環境裏,麵臨新的挑戰,才會有新的想法、才會知道時代需要什麼,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富人也摔跟頭,但摔過跟鬥以後就清醒了,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摔這個跟頭,是什麼東西把自己絆倒了。他們把痛苦留在心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爬起來,撣掉身上的塵土,還人生一個微笑,繼續前行。路在腳下,更在心中。
富人麵對無奈的局麵時也會有暫時的退縮和等待,但並不放棄。他們隻是在等待中去尋找新的契機,積累再度崛起的經驗。適當的時候他們還會站出來。他們永遠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沉默之後需要超越什麼。
靠著頑強的意誌,富人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戰勝困難。
經典案例:
著名企業家宗慶後的成長經曆充滿了艱難困苦。正是他鍥而不舍的精神與金石可鏤的意誌,使他在艱難中一次次地戰勝自己,鑄就了獨特的成功之路。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實現了許多企業家的夢想,牢牢坐上中國飲料之王的寶座。
2003年,娃哈哈集團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吉百利、柯特4家跨國公司的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
宗慶後的前半生經曆了各種磨難。童年時饑寒交迫,他的祖父是張作霖手下的財政部長,父親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職,所以在解放後一直找不到工作,家中兄妹5人,隻靠母親當小學教師的工資度日。
1962年,讀完初中且學習成績一向很好的宗慶後為了分擔母親的重擔,主動輟學,瞞著父母報名參加了“上山下鄉”。
十多年中,宗慶後在舟山農場過著艱苦的生活,他每日在一望無際的海灘上挖鹽、曬鹽、挑鹽。艱苦的勞動與枯燥的生活沒能磨滅他向上的意誌。
這段時間,他把讀書當成了唯一的精神慰藉。
1978年,33歲的宗慶後回到杭州,進入一家校辦廠做推銷員。
這10年裏,他輾轉幾家校辦企業,鬱鬱不得誌。巨大的精神壓力沒有將他壓垮,仍未放棄追求崇高與卓越。
直到1987年,宗慶後的才華與能力得到了認可,杭州市教育局一位領導把別人經營不下去的校辦企業經銷部承包給宗慶後。他的人生終於揭開了嶄新的一頁。被任命為校辦企業經銷部經理時,他手下僅有兩名退休女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