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務實需要明確製度做保障(3)(2 / 3)

如果問責製隻是事後追究責任,缺乏從源頭抓起的事前預防等相關製度與之配合,就不能達到“防患於未然”和“根治於長遠”的目的。

問責製的意義在於“懲前毖後”、“防患於未然”。相對於懲罰這個手段,預防才是目的。

好製度才能成就好員工

鷹的成長很有意思。鷹媽媽有四五隻小鷹,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隻能喂食一隻小鷹。而鷹媽媽的喂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存活下來的都是最凶狠的。當幼鷹長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會把巢穴裏的鋪墊物全部扔出去,這樣,雛鷹們就會被樹枝上的針刺紮到。它們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這時,鷹媽媽就會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這些雛鷹開始墜向穀底的時候,它們就會拚命地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往下落,最後,它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為它們掌握了作為一隻老鷹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本領——飛行!這就是鷹的一族愈來愈強壯的原因。

在員工的管理也是如此。企業不僅要找好的員工來給企業做事,還要學會建立起一種機製培養出最好的員工來。GE每年都要淘汰掉10%的員工。並不是說那些裁掉的員工有很大的錯誤或者工作沒有完成,而是做得不夠好!我們就是要最好的,這樣才可以在強烈的競爭下存活。

企業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是人,因此,領導者應該思考如何對員工進行獎勵。有效的獎勵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所以領導者要實現組織的目標就要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努力去完成組織的任務。

著名管理顧問尼爾森曾經提出,未來企業經營的重要趨勢之一,是企業經營管理者需要全新的理念,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權威角色;而是要設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發員工士氣,間接激發員工潛力,創造企業最高效益。

經營者實施激勵最犯忌的,莫過於他獎勵的初衷與獎勵的結果存在很大差距,甚至背道而馳。有一個漁夫出海,偶然發現他的船邊遊動著一條蛇,嘴裏還叼著一隻青蛙。漁夫可憐那隻青蛙,就俯下身來從蛇口救走了青蛙。但他又很可憐這條饑餓的蛇,於是找了點食物喂蛇,蛇快樂地遊走了。漁夫為自己的善行感到非常欣慰。沒過不久,他突然覺得有東西在撞擊他的船,原來,蛇又回來了,而且嘴裏還叼著兩隻青蛙。這就是獎勵不當的一個例子。

為什麼企業很難提高勞動生產率?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獎勵製度不夠完善。就像那位漁夫,獎了不該獎的角色,錯誤地引導了一些人的積極性。企業實行獎勵機製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確地誘導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們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滿意度,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所以,激勵千萬不能簡單從事,需要考慮周密,做到有理、有利、有節。獎勵機製運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企業興衰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運用好獎勵機製也就成為各個企業麵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以下是獎勵員工的方式的五種基本類型:

第一,公司明文規定的物質獎勵。公司事先設定好目標,當員工的執行達到公司標準時,公司便給予員工獎金或禮物等物質上的獎勵。

第二,老板彈性給予的物質獎勵。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老板給予員工額外的物質獎勵。

第三,給予員工正麵的回饋。通過物質獎勵以外的不同的方式,讓員工了解他們的工作表現優異。

第四,公開表彰員工的表現。例如,升遷,頒發最佳員工獎等。

第五,私下表彰員工的表現。例如,請員工吃飯,給予員工額外休假等。

《銷售力》雜誌有一篇管理作家布朗斯坦的文章,文章指出,無論主管采取哪一種獎勵方式,要達到最佳的效果,這些做法都必須遵循以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