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要心法更要方法(2 / 2)

我想,90%的人(包括專家)都會告訴你存在什麼問題,但說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就都沒了概念。我也經常麵臨這樣的困惑,我做“老板對話”時就帶了很多問題去向人家請教。為什麼我做的是“老板對話”而不是“專家對話”?因為我覺得自己更喜歡和那些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聊天,他們對我會有更現實的幫助,對我的提升更有好處。這是我做“與老板對話”的主要目的。

一個成功的職場人,要不斷地向高手學觀念,更要向他們學方法。我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對一個人學習方法最有用的是兩種思維:一個是逆向思維,另一個是換位思維。

人們的思維活動存在正向和逆向兩種方式。正向思維是沿著人們習慣性的、由因到果的思路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而逆向思維,是一種具有顛覆性的差異化思維方法。在通常情況下,正向思維方式是有效的,能解決大部分常規問題。但在一些特定條件下,這種常規思維方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束縛人們的思路,影響人們的創造性。這時,如果善於轉換視角,從逆向去探求,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往往會引起新的思索,產生超常的構思和不同凡響的新觀念。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很瘦。一次,他去參加一個宴會,一位“膘肥體壯”的金融家挖苦他:

“蕭伯納先生,一見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鬧饑荒!”

蕭伯納不僅不生氣,反而笑著說:

“嗯,先生,我一見到您,就知道鬧饑荒的原因了!”

金融家由原因推導出結果,而機智的蕭伯納則運用逆向思維,從結果倒推原因,從而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其實,在工作的各個層麵,運用逆向思維都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思維能量。在競爭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使企業獲得競爭的主動權;在交流溝通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增強溝通的有效性;在戰略決策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發現市場空白,從而找到屬於企業自身的藍海商機。

換位思維,顧名思義首先要換位,就是在思考問題時,將思考對象的位置和自身位置進行調換。其次要從思考對象本身出發,分析他的心理需要、認知方式、文化觀念和邏輯結構等,從而明確對方的需要,然後按照分析結果作出判斷。

火車站候車室裏,一位中年男子很想和他身邊坐著的美貌少婦搭話,可一時又找不到話題。

他見少婦穿著一雙肉色絲襪,便笑著問道:“請問你這雙襪子是從哪兒買的?我想給我的妻子也買一雙。”

少婦冷冷地看了這男子一眼,說:“我勸你最好別買,穿這種襪子,不三不四的男人就會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

這個笑話,讓人捧腹。但仔細分析少婦的說話邏輯,你馬上會發現,她是站在中年男子的角度,說破了中年男子的用心,其思維方式就是典型的換位思維。

強人強語

逆向思維和換位思維是職場人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兩大法寶。

總之,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心法更要方法。任何一項任務都不簡單,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遭遇許多意料之外的困難與問題,這正是提升能力、修煉方法的有利時機。那些能夠迎難而上,找出解決方法的人,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因為,他們為我們創造了經驗和知識。

第七章 結果檢驗能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問題源自畏難,結果始於超限

修煉十年,不如人生一悟

從老板的角度來看,在評判能力的標準中,結果永遠排第一,沒有結果的能力,隻是屠龍之技。我們不僅要從過程中學方法,還要從結果中檢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