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卓有成效的職業人,要有老板心態,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去克服自己的畏難情緒,去麵對結果,並時刻為結果負責。擁有老板心態,就是擁有以結果為導向的心態。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中國民營企業的老板都是企業的創始人,而且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他們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時刻懷揣目標,不畏艱難地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這種品質,正是我們要努力學習的。
我們再來分析第二種現象:一個你看起來的大問題,為什麼老板卻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掉呢?我們先看一個案例,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發。
以下這是我服務的一個客戶的案例:
這家公司是做飾品的。有一天,一個經銷商緊急定製了一批項鏈。由於工期非常緊張,等到最後質檢的時候,已經到了要發貨的前一天晚上,而此時,卻出了個大麻煩。
原來,這批項鏈的一個關鍵配件質量不合格,導致項鏈無法連接起來了。於是老板讓采購專員馬上與配件廠商聯係,要求連夜調換。采購專員溝通了半天,對方答複“不行”。原來,飾品配件很小,一批貨的量也很少,配件廠商嫌路程遠,成本太高,不願意當晚就調貨希望第二天送貨。配件廠商的要求看起來也合情合理。采購專員很無奈地望著老板,似乎無計可施。
老板很不高興,拿起電話,溝通了不到兩分鍾,對方就答應當晚調貨,事情很容易就解決了。
其實,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並不難。采購員要求當晚重新調貨,配件廠商考慮到調貨的成本,很自然就拒絕了。當老板出麵的時候,他說:“如果你不調貨,我就放棄合作,這對你是損失。再說,整個市場是大家一起來做的,我的產品賣不出去,會對你的業務有影響。現在我有困難,你幫了我,將來你有困難,難道我會坐視不管嗎?”這段曉以利害的話對配件廠商造成了很大壓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可見,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都是被逼出來的,老板之所以能解決問題,是因為他擁有公司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影響力和權力。當他運用他的影響力去做事情的時候,所遇到的阻力就會很小,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很多。也就是說,老板具有運用更多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你往往並不具備。
但是,這並不是說,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你就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隻要真正抓住了問題的實質,方法總是有的。比如案例中的這位采購專員,他完全可以借用老板的影響力,這樣和配件廠商溝通:“今晚調貨,這並不是我的意圖,我也理解您的難處。但是,這批貨是老板主抓的。如果因為這樣一個小事情,在我這裏都不能解決,非要老板出麵的話,我認為,這既會讓老板懷疑我的能力,也一定會讓貴公司的業務受損……”如果以這種方式去溝通,用老板的影響力給對方施加壓力的話,這個問題就一定可以解決。
在做任何一項工作時,我們都應該先考慮清楚,希望獲得什麼樣的結果以及為了這個結果需要哪些資源、需要哪些權力。如果需要協調不同的部門來做這件事情,那你就應該提前和老板溝通,獲得老板的授權,這樣處理問題,事情就會簡單很多。
很多員工工作沒有結果,不是能力出了問題,而是思維出了問題。他們自我設限,畫地為牢,將自己局限在一個小框框裏,自認為位卑言輕,沒有能力改變一切。然而,麵對工作,結果就是一切,工作麵前不講人情,一切行動以能否有好的結果為導向。所以,職場人要擁有超限思維,學會超越局限,要站在公司大局去思考問題,以結果為導向,目標清晰而行動力強,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成為卓有成效的職業人。
強人強語
能力始於超限。職場人要學會突破思維定勢,向老板借權來實現目標。
可見,在工作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太遠。確切地說,問題源自畏難,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畏難而失敗。同樣,我們工作之所以會沒有結果,往往不是因為你做不到,而是因為自我設限。結果始於超限,不捅破你能力的天花板,你怎麼可能站在成功的房頂上呢?
一句話:把問題留給自己,把結果留給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