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調控浮躁的情緒,沉澱智慧的人生(2)(3 / 3)

古人雲:“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就是要我們勤奮努力,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急於求成,這樣你才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秘訣也就在於,他們將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一個目標之上,不急不躁,耐心地為之做準備,最終用自己的堅持,換取了豐碩的成果。

成功有方

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行事慌張,急於求成,雖然也在努力地追求成功,卻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我們能夠耐心一點,冷靜一點,腳踏實地去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就會從從容容地走向成功,而不至於早早地敗下陣來。

1.注重積累資本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宏偉的目標,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所以要懂得積累資本,包括資金、能力、人脈、資源等,所謂厚積薄發,有積累才會有能量,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才會越大。

2.辦事要冷靜、踏實

沒有一個冷靜的心理,在看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偏差,而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做事情的時候就容易眼高手低、淺嚐輒止,沒有夯實的基礎,萬丈高樓不會平地而起。所以再急也沒有用,越是想成大事就越需要冷靜和踏實的態度和精神。

人快樂的程度多半是由自己決定的,大部分人隻要下定決心,都能很快樂。

——林肯

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都十分向往的,快樂的心情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總是丟失快樂,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暗淡無光。很多人以為獲得巨額的財產就是快樂,獲得令人羨慕的名譽就是快樂,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是快樂。其實,真正是的快樂是從內心流淌出來的輕鬆和愜意,是對現時生活的接納和享受,否則就會離它越來越遠。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個畫家,一有空閑就不停地畫畫。父親見他如此癡迷畫畫,便帶著他去拜訪一位老畫家。老畫家看了小男孩的畫之後,問道:“孩子,你為什麼要學畫畫呢?”

“我想成為一個畫家。”小男孩說。

“但不是每一個學畫畫的人最後都能成為畫家。”老畫家提醒小男孩說:“孩子,你畫畫時感到快樂嗎?”

“快樂。”小男孩回答說。

“有快樂就足夠了!”

老畫家接著又說:“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而不能結果的花卻更加美麗,比如玫瑰,又比如鬱金香,它們從不因為不能結果,而放棄綻放自身的快樂和美麗。人也像花一樣,有一種人能成就一番事業,而有一種人卻不能,一生沒有任何成就,隻是一個平平庸庸的人而已。但平庸的人隻要心中有快樂,臉上充滿歡笑,照樣可以像玫瑰花和鬱金香那樣,得到眾多人的欣賞和喜愛。”

臨走時,老畫家拍拍小男孩的肩膀,鼓勵他說:“孩子,去做一個快樂的人吧。因為有快樂人生就會幸福,有快樂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如今,那位小男孩已經長大成人,並有了自己的事業與家庭,但他仍然保持著畫畫的習慣,但目的再也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畫家,而是在畫畫的過程中去領略和享受人生的快樂。就像老畫家曾經所說的那樣,有快樂就夠了,有快樂人生就會幸福,有快樂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快樂是心中的一種體驗,你體驗到了,你就有快樂。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變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靜的天地。清靜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掛礙、開闊心胸,心裏自然清靜無憂。

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裏,有一個小女孩站在陽台上,她手握著一根木棍,木棍的頂端飄著一根漂亮的紅絲線,紅絲線在微風中輕盈地飄著。一位過路人感到非常好奇,於是就問小女孩在做什麼。小女孩回答說:“我在釣蝴蝶。”過路人問:“沒有鉤怎麼能釣著蝴蝶呢?”小女孩回答說:“她不是在釣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釣蝴蝶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往往最簡單、最單純。為享受快樂尋找快樂,快樂就在你的身邊;為消除煩惱尋找快樂,快樂遠在天邊。享受快樂隻需要一個好心情就夠了。

曾有一位快樂的釣者,他特別喜歡釣魚,每天一大早出門,直到傍晚的時候才回來。一次,他提著空空的魚簍往家走,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可他仍是一路歡歌。

別人不解地問:“你都等了一天,也沒有等來一條上鉤的魚,怎麼還這樣快樂?”他笑嗬嗬地回答:“魚不咬我的鉤那是它的事,我卻釣上來了一天的快樂!”

原來,對真正的釣者而言,每天能夠釣到的最好的那條魚便是快樂。

偉大詩人泰戈爾說過:“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也許從這位釣者身上,我們更能讀懂這句詩的美和內涵:飛翔的目的不是為了留下痕跡,而是在飛翔中盡情地享受自由和快樂。

同樣,生活也不會給我們留下曾經快樂的痕跡,但隻要我們開心過,快樂過,就已經足夠了,因為對於人生來說,最好最肥的那條魚,就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