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調控浮躁的情緒,沉澱智慧的人生(3)(2 / 3)

美國有兩家鞋廠為了開發市場,分別派業務員前往非洲考察當地的需求量。甲廠的業務員考察回來,立刻晉升為主管;乙廠的業務員考察回來,卻從此被冷落在一旁。同樣去非洲考察,為什麼會受到不同的待遇呢?

原來,乙廠的業務員,到了非洲,當天就發了一封電報回廠報告。電報的內容是:“完了!一點希望也沒有,因為這裏的人都不穿鞋子。”

而甲廠的業務員到了非洲,當天也發了一封電報回廠報告,電報的內容則是:“太好了!希望無窮,因為這裏的人都沒有鞋子穿。”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狀況,樂觀者和悲觀者想問題的出發點已經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了。心態影響人的思路,悲觀者的思維總是定格在那一片陰霾的天地裏,而看不到周圍的美麗風景。要善於在樂觀中擷取精彩,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則可以從困境中發現希望。

樂觀是成功的一大要訣,悲觀則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悲觀者遇到挫折時,總會在心裏對自己說:“生命就這麼無奈,努力也是徒然。”悲觀者的天空總是布滿烏雲,看不到燦爛的陽光,他們常常用消極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無意中就喪失了鬥誌,變得不思進取。

有一個國王想從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做王位繼承人,就給了他們每人一枚金幣,讓他們騎馬到遠處的一個小鎮上,隨便購買一件東西。而在這之前,國王命人偷偷地把他們的衣兜剪了一個洞。中午,兄弟倆回來了,大兒子悶悶不樂,小兒子卻興高采烈。國王先問大兒子發生了什麼事,大兒子沮喪地說:金幣丟了!國王又問小兒子為什麼興高采烈,小兒子說他用那枚金幣買到了一筆無形的財富,足以讓他受益一輩子,這個財富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在把貴重的東西放進衣袋之前,要先檢查一下衣兜有沒有洞。

上天是公平的,它把機會擺在了每一個人的麵前,隻是有的人發現了,而有的人視而不見錯過了。悲觀的人,永遠隻是關注事情的灰暗麵,因此他在看問題的時候,就會從灰色的角度出發,看不到機會,看不到希望,而是否定一切。內心的沉重使他舉步維艱,悲觀如同一層厚厚的雲霧,遮蓋了心頭的陽光,因此使自己感受不到溫暖,看不到光明。擺脫悲觀的陰影,讓自己從失敗中解脫出來,換一張笑臉來麵對世界,世界也會對你微笑。世界不是一片陰霾和黑暗,燦爛的陽光就在你的身邊,你一轉身就可以看見的。當你立誌改變灰色的人生觀,以陽光的心態麵對生活,樹立光明的人生觀,成功便不再是由“命運”所操縱,而是握在你的手中。

成功有方

悲觀消極的心態,使人的視野變得狹窄,滿眼都是不利的因素,看不到希望。

而樂觀者則總是能夠快樂地對待身邊的一切,善於從危機發現生機。因此,以樂觀的心態麵對生活,生命才會充滿燦爛的陽光。

1.凡事要往積極的方麵想

生活中,誰都會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即使如此,也不能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當自己遇到不順利,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能夠獲得什麼啟示,得到什麼鍛煉,把它當成人生有意義的經曆,而不是對自己的折磨。

2.學會忘記失敗和傷痛

如果一個人過於沉溺於過去的一些不好的記憶之中,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和信心。所以,學會忘記,把一切的不愉快和不順利都拋至九霄雲外,而把快樂的情緒放大,自己就會找到快樂和美好。

憤怒往往總是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畢達哥拉斯

古語雲:“小不忍則亂大謀”。生活中有很多令人煩心的小事,如果一一計較,那每個人都會有生不完的氣。盧瑟福曾說:“再沒有比那些隻顧自己鼻尖底下一點事情的人更可悲了。”

在現代社會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很多人的情緒表現得比較急躁和狂亂,很容易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而爭得不可開交。然而,爭了半天除了生了一肚子氣,什麼好處也沒有落著。因此,與其為那些小事傷透腦筋,還不如順其自然,不做計較,不理會它,自然就相安無事了,這樣的日子才會過得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