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落實意識,決定事業的成敗(3 / 3)

我們任何一個人,實際上都在做服務工作,因此,落實工作一定不能缺少服務意識。對一個組織來說,服務意識就是指所有的組織成員在與一切和組織利益相關的人或組織的交往中所體現的為其提供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的欲望和意識。

服務意識有強烈與淡漠之分,有主動與被動之分,這是認識程度問題,認識深刻就會有強烈的服務意識;有了強烈展現個人才華,體現人生價值的觀念,就會有強烈的服務意識;有了以單位為家、熱愛集體、無私奉獻的風格和精神,就會有強烈的服務意識。

有一位中國女記者到韓國采訪,對韓國的服務大為讚歎,她說:韓國的服務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不僅周到而且親切。

這位女記者在大邱采訪時,不小心在新聞中心落下一個發夾,心想丟就丟了吧,反正是個小東西。但是第二天當她再去時,居然在整潔的桌麵上又看到了那個發夾。原來細心的誌願者在打掃新聞中心的衛生時發現了它,便把它留了下來。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新聞中心。那是一次世界性的比賽,有一位來自意大利的記者在信息欄裏尋找前幾天的比賽結果時,嫌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擺放前幾天的成績公報,於是對著他們大發牢騷。工作人員安靜地聽完後向這位意大利人微笑著表示了歉意,等5分鍾後記者再去信息欄時,發現所有的成績單都已經整齊有序地重新擺放過了。

在韓國很多的體育賽事現場,記者在觀看比賽時,總會有人適時地塞給你一瓶水和一些小食品,大多數時候是誌願者,有時是工作人員,也有的時候甚至是保安人員。在比賽進行到一定階段時,成績公報會及時發到記者手中,不用記者自己跑來跑去。

這就是韓國人的服務風格,溫和有禮又細心周到,而且一切做起來都那樣自然,發自內心,沒有冷麵孔,更不會推諉扯皮,讓人感到十分舒心,工作起來就像回到了家一樣方便。服務意識似乎滲透進了參與運動會舉辦工作的每一個韓國人的血脈裏。

真正的服務意識就是上麵的這位記者所形容的“滲透到血脈”裏麵,時刻讓人能夠體會和感受得到,這才是真正地體現出了一個人的服務意識。

我們再來看看同樣是這位女記者到我國長沙舉辦的“城運會”的采訪感受:

記者來到長沙參加第五屆城市運動會,第一個感受到的就是湖南人的熱情。出租車司機特別喜歡當免費旅遊指導;記者上街問路沒有結果時,會有老夫妻從後麵趕上來指點;南大門小吃街的服務員會笑著問記者是不是來參加城運會的,然後打聽對長沙的印象。

但是人們天性中的熱情好客在舉辦大型運動會時無法與服務意識劃等號,熱情也許是粗放的,但是真正人性化的服務卻需要細致周到、體貼入微。

在賽場,背著筆記本電腦的記者們踏破了鞋也沒有找到記者席,更不要說電源和電話線;新聞中心沒有提供賽前各隊名單和賽後成績發布的服務,讓記者們十分撓頭。當基本的硬件條件不夠理想時,工作人員們提供的“軟件”服務再好也成為了無源之水。

的確,我們很多人有著熱情的態度,這非常好,但是僅僅停留在熱情上麵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僅僅是熱情,而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熱情照樣無法打動客戶的心。我們隻有在行動上讓客戶真正感受到了我們的細心、我們的用心、我們的真心,給客戶以“賓至如歸”的感覺,才是服務的最高境界。

因此,真正的服務,不是一兩句口號,而是要深入到人的血脈中的一種意識,隻有具備了這樣一種意識,我們才能把工作落實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服務意識也不應僅僅限於企業對用戶,包括學校對學生、政府對社會、醫院對病員,都應該提倡這樣的意識。其實每一個組織都有它所服務的對象,這些服務的對象通常是組織利潤或工作成果的來源。如果我們沒有服務意識,我們就無法出色的把工作落實到位。

質量意識,保證落實

落實工作時,還有一點需要牢記的是:落實工作要認真,不能馬虎,必須提高工作的質量。

現實生活中,常常有很多這樣的人,表麵上是做了很多工作,可是,沒有一件工作是合格的。更可怕的事情是,有的時候,因為我們的一點點疏忽,而釀成大禍。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然而,這麼一起嚴重的事故,其直接原因竟然僅僅是一個煙頭一位員工到倉庫內放包裝箱時,不慎將吸剩下的煙頭掉落在地上,他隨意踩了兩腳,在並未確認煙頭是否被踩滅的情況下,匆匆離開了倉庫。當日11時左右,煙頭將倉庫內物品引燃。

恰恰在這種情況下,中百商廈當日保衛科工作人員違反單位規章製度,擅自離開值班室,未對消防監控室監控,沒能及時發現起火並報警,延誤了搶險時機。同時,他們得知火情後,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本單位製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方案中規定的緊急通知浴池和舞廳人員由邊門疏散的要求,未能及時有效組織群眾疏散,致使顧客及浴池和舞廳人員在發生火災後未能及時逃生,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

一個煙頭,54條人命!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得令人難以承受。

雖然政府對這起特大火災的處理已落下帷幕,但火災刻在人們心中的印記、留給社會的思考卻遠未結束。表麵看來,是一支小小的煙頭引燃了這場人間慘劇,但是尋找其根源,奪去54條人命的,不是現實中忽明忽暗的煙頭,而是工作人員的馬虎輕率、不負責任——另一支深藏在人們心中的更為可怕的煙頭。

在這次事件中,那位丟棄煙頭的員工何嚐想將中百商廈這座大樓變為廢墟,又何嚐想使54個生靈瞬間消失,可是他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個小小的舉動,確實把他人的生命和財產推到了危險的邊緣,進而釀成了慘禍;保衛科員工何嚐想到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大意為火災埋下了如此之深的隱患,而這樣的隱患竟將54條鮮活的生命引向了不歸之路,使400餘萬元財產付之一炬?可是這些人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們的馬虎輕率、漫不經心的舉動,確實把那些鮮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深淵,致使一切無法挽回。

可見,製度有一點點落實不到位,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高度的工作質量意識。不僅要落實工作,而且要落實好,保證不出現問題,保證不反彈,這才是有效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