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落實組織,是好團體的細胞(2 / 3)

隻要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麵不斷下功夫,打造一個高效的落實型組織,就一定可以做到。

合理的組織架構,是工作的基礎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粥每天都不夠。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周下來,他們隻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來分粥。

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隻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管理的真諦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建立一個像“輪流分粥,分者後取”那樣合理的規則,讓每個成員按照規則自我管理。

責任、權力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責任,組織就會產生腐敗,進而衰退;缺乏權力,管理者的執行就變成廢紙;缺乏利益,成員積極性就會下降,消極怠工。隻有管理者把“責、權、利”的平台搭建好,組織成員才能各司其職。

一個組織,特別是走向管理規範化的組織,應通過組織架構設計和工作分析的方式來解決職責問題。這樣,就能對各崗位職責做出明確、科學、準確的界定。但是,進行組織架構設計和工作分析也不能完全解決所有的問題,對此,合理的組織架構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1.組織架構設計要科學合理

組織應該十分關注規範化管理,要進行科學的組織架構設計、工作分析和崗位描述。如果組織架構設計和工作分析不合理,那麼得出的管理規範必然是行不通的,其結果可能導致更多問題的發生。

2.組織架構設計和工作分析應適時而變

隨著組織的變化和發展,崗位職責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組織架構設計也應適時而變。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

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後因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的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這就是工作分析沒有適時調整的一個典型故事。

3.避免形式主義

組織架構設計和工作分析由於要求科學、合理和完整等各種特性,必然需要處理相當多的具體問題。隻有組織架構設計的輪廓,而不考慮具體問題,是沒有多少效果的。

4.要盡量克服歸罪於外的心理

解決職責管理過程的問題,不僅僅是組織的事情,還是各部門負責人的共同職責,需要各部門負責人勇於承擔對成員和部門進行管理的職責,防止衝突和矛盾的發生。

樹立目標,為組織導航

話說有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邊一看,油缸裏的油隻剩一點點在缸底,並且缸身太高,誰也喝不到。於是它們想出辦法: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隻喝飽了,上來,再吊第二隻下去喝……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麵想:“油隻有這麼一點點,今天總算我幸運,可以喝個飽。”第二隻老鼠在中間想:“下麵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讓它喝完了,我還有什麼可喝的呢?還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第三隻老鼠在上麵想:“油很少,等它倆喝飽,還有我的份嗎?不如早點放了它們,自己跳下去喝吧!”於是,第二隻放了第一隻的尾巴,第三隻放了第二隻的尾巴,都隻管自己搶先跳下去。結果它們都落在油缸裏,由於永遠逃不出來而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一旦組織成員追逐著與組織的總目標不一致的個體小目標時,就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因此,任何一個組織都要有一個總目標。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聖吉在其著作《第五項修煉》中提出組織“共同願景”,意思是說一個組織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能夠引導大家共同去追求、去努力。這種提法是合理的,它的合理性在於明確了組織目標是組織形成團隊精神的核心動力。一切落實行動都要圍繞組織的主要任務或目標來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