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領導落實,從上到下一統化2(2 / 3)

第四,正確的授權有利於領導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難怪諸葛亮死後,蜀國明顯人才缺乏,特別是沒人能主持大局,這與諸葛亮不善授權有關。

第五,正確的授權有利於團隊建設。正確授權有利於各級管理者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溝通,加強協調,團結共事,有利於發揮專長,互補不足,提高組織的整體力量。

第六,正確授權有利於避免領導專斷,降低錯誤決策風險,減小錯誤決策的發生,甚至減小錯誤決策所造成的損失。

諸葛亮不善授權的後果對現代領導而言不得不引以為戒,因為授權是領導職責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領導藝術,所以領導必須學會授權藝術。

首先,必須克服害怕授權心理。即使是諸葛亮這麼聰明的領導人也會害怕授權?一是領導往往自以為高明,低估了下屬的能力,不信任別人,生怕別人把工作搞糟了。諸葛亮恐怕就是因為自己才智過人,同時有為了不辜負劉備知遇之恩的心態而缺乏授權的勇氣。另一個原因則是怕下屬能力比自己強,將來會奪自己的權,因而處處壓抑下屬的首創精神,導致形成“武大郎開店”的格局,這也是西方著名行政管理定律——“帕金森定律”之一。所以領導首先必須克服害怕授權的心理。

第二,必須正確分析分解組織的目標。領導必須根據所在組織或部門總目標進行科學分析,分解,逐級分配給下屬,分步完成不同子目標,最後完成總目標。

第三,正確認識下屬。正確授權很關鍵的一步是對下屬的正確認識,領導者在授權之前必須對下屬進行仔細的考察,可通過對被授權者的同事、直接上司、直接下屬、客戶或朋友、被授權者自我評價,也即通過西方人力資源管理中的“360度”考核方法,認識被授權者的能力、工作成熟度、所處於的成長階段等。

第四,明確權責,使權責一致。授權的前提是明確職責,這也是搞好授權反饋與控製的前提。若是職責不清,就會不斷發生摩擦,相互“扯皮”或“掣肘”,這是授權的大忌。所以,授權者必須向被授權者明確授權事項的目標和範圍,明確被授權者的權力和相應承擔的義務及責任。這樣,既可以調動被授權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又有利於授權者對工作進行評價,授權者應當信任並支持被授權者的工作,凡應由被授權者自己決定的事,授權者不要過多地幹預,以使下屬能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權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獨立完成任務。

授權時還須保證被授權者的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即有多大的權力就應擔負多大的責任,做到權責統一。

第五,講究技巧。領導者在授權時必須因時、因事、因人、因地、因境、因條件不同而確定授權的方法、權限大小、內容等。如采用目標管理方法,有利於下屬獲得實現目標的成就感。如果工作重要性較低或較為簡單,可充分授權。若工作重要或較為複雜,可采用彈性授權的方法。也可根據工作不同,采用實時授權、製約授權等方法。

第六,反饋與控製。為保證下屬能及時完成任務,了解下屬工作進展情況,領導必須對被授權者的工作不斷進行檢查,掌握工作進展信息,或要求被授權者及時反饋工作進展情況,對偏離目標的行為要及時進行引導和糾正,諸葛亮分配關雲長守荊州,最後關雲長大意失荊州,這與諸葛亮對荊州的信息了解不夠有關。同時領導必須及時進行調控。當被授權者由於主觀不努力,沒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時,必須及時糾正,並責令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對不能勝任工作的下屬要及時更換;對濫用職權,嚴重違法亂紀者,要及時收回權力,並予以嚴厲懲處;對由客觀原因造成工作無法按時進展的,必須進行適當協助。

總之,領導者必須借鑒諸葛亮不善授權的經驗教訓,學會正確授權,減輕人為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使落實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組織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分派工作,安排合理

漢高祖劉邦在總結自己之所以戰勝項羽的原因時說:“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論管理錢糧,我不如蕭何;論運籌策劃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但是,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見用人得當,分配工作合理是十分重要的。那麼,作為領導者,應如何分配工作呢?

1.在指導思想上要“遠”、“近”結合

領導者分配工作應首先考慮分配對象能否完成任務,並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但是,如果長此以往地滿足於這一點,忽視和放鬆對屬下的培養和工作積極性的調動,勢必帶來單位生機、活力的減弱和後勁的不足。正確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遠”、“近”結合,既注重眼前任務的完成,又要注意從長計議,在培養人才、增強後勁上下功夫。比如:對精兵強將要力求少分配或不分配單調、重複、瑣碎的工作,主要讓他們在重點單位和關鍵環節上發揮作用,施展才華,鍛煉提高;對能力比較弱的同誌既要交任務、壓擔子,又要教途徑、講方法,使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對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而滿足現狀,政績平平的同誌要適時放到新的環境裏或擴大工作範圍,這樣,就能調節其工作情趣,激發進取意識,保持經久不衰的工作積極性。

2.在工作標準上要高低適度

在同等條件下,領導者分配工作標準要平等待人,公平合理,否則,你的下級必定不滿。人說“不怕苦,就怕不公”,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在內在素質、外在條件等因素均有差異的情況下,既要一視同仁,從嚴要求,又要因人而異,有所區別。比如:對能力強、潛力大的同誌可適當增大工作難度,提高工作標準;對得心應手、任勞任怨、適合做具體工作的“老黃牛”式的同誌,可適當加大工作的負荷量,但又不能懸殊過大,鞭打快牛;對工作能力明顯偏低並有自卑感的同誌,在明確分配工作的標準時,既不能放鬆要求,遷就照顧,又要注意接近性和能力度,即“跳一跳能夠著,激一激能上去”,如果可望而不可及,會使其喪失信心,失去希望而產生逆向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