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文化落實,建設的必備軟件2(2 / 3)

“國母”宋慶齡從小就養成的誠實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隨她一生。

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年輕時很貧窮,為了生活他在國外找工作。在一個冬天的下午,宋耀如裹著一件單薄的大衣,徘徊在寒冷的街頭,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可是還沒有找到工作,並且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他正站在馬路上發呆,突然一輛馬車猛跑過來,宋耀如躲閃不及,被馬車撞傷了。

馬車的主人非常善良,不但把他帶到家裏,給他請大夫,而且還派專人護理他。等他病好以後,還給他找了一份工作。宋耀如工作誠實,任勞任怨,深受老板的喜歡,不久就又給他加了工錢。很快宋耀如就有了錢。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要養成誠實善良的品德,這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宋耀如的二女兒宋慶齡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從小就誠實、善良、守信。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慶齡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得跳了起來。她最喜歡到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養的鴿子長著尖尖的嘴巴,紅紅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極了!叔叔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小慶齡想到這些心裏就高興,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間裏,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來穿上,準備和爸爸一起去叔叔家。

她剛跟著爸爸媽媽走出門,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來跟她學疊花籃,於是就不知不覺地停住了腳步。小珍和慶齡的年齡差不多,兩人可要好了。

父親見慶齡站在那裏不動,就問:“慶齡,你怎麼落後了,難道你不想去看鴿子了嗎?”

慶齡說出原委。父親說:“沒關係,明天你到小珍家裏教她。”

慶齡為難地說:“不行,我們已經約好了,不見不散。我走了,會讓她失望的。”

姐姐說:“小珍不會怪你的,明天見到小珍,解釋一下就行了。”

可是慶齡仍然站在那兒不動:“爸爸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見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現在我想起來了,我就得在家裏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聽了女兒的話,心裏很高興,於是就對其他的孩子說:“慶齡做得對,你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做個講信用的孩子。”

父親到了朋友家,把這件事跟他的朋友講了,那位叔叔還讓父親給慶齡帶回兩隻鴿子,算是對她的獎勵。

從“國母”宋慶齡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誠信具備一種感染的力量。所以,我們的組織要身體力行地推崇誠信,不要因為任何一件小事而丟棄誠信。有時候,從表麵上看,我們堅持誠信,會失去一些利益,似乎不值得;而事實上,堅守誠信,會讓我們獲得更大程度上的利益。組織更是如此,因為一件小事的爽約,極有可能會背上背信棄義的惡名,那樣的話,我們將失去更多人的信賴,使組織的工作舉步維艱。

人隻有誠信,才能獲得合作夥伴。在現實社會,單槍匹馬奮鬥,畢竟勢單力薄,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如果能有合作夥伴,取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而要想獲得與之合作的夥伴,離不開“誠信”二字。

河北省某縣羊絨企業的壯大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近些年來,河北省某縣的羊絨企業頗受國內外人士的青睞。例如:

有位農民企業家,憑自我積累,要投資近億元上馬大型羊絨條廠。意大利老板得知消息後,非要拿出200萬美元與他合資,幾經懇求,如願以償了。

為什麼在其他地方羊絨製品不是很暢銷的情況下,河北省某縣的羊絨製品卻能道路越走越寬廣呢?為什麼在其他企業越來越難尋求到合作夥伴的情況下,河北省某縣的羊絨企業卻得到他人的垂青呢?答案就是:河北省某縣的羊絨企業能遵守誠信規則。

河北省某縣羊絨企業的企業家們在與客戶的交往中,開誠布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說謊話,不搞欺騙。例如:

有位農民企業家在給江蘇一客戶發送所訂的一級羊絨時,誤將20公斤二級絨裝上了車。

該企業家發現後,親自帶上客戶所要標準的羊絨,驅車趕到江蘇,從庫裏把誤發的絨找出換了回來。他的誠信使客戶大為感動。從此,他與客戶之間的貿易成了“鐵關係”。

上述事實生動地說明,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堅守誠信。我們要想有效地落實我們的工作任務,就必須構建誠信文化,讓誠信成為每一位組織成員的習慣。

抓細節,見全局

什麼是細節,細節就是細小而又具體的事物、事情、環節或情節。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是細節,轉動鏈條上的扣環是細節,千裏鋼軌上的鉚釘是細節,太空飛船上的螺絲也是細節……

細節無處不有,無時不在。沒有細節就有沒有世界。細節是茫茫宇宙的一顆顆星星,細節是時間長河的分分秒秒,細節是浩瀚大海的一滴滴浪花。一溪雖小,卻能彙成波瀾壯闊的大海;一樹雖單,卻能形成蔚為壯觀的森林。

細節是哲學意義上的“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量和質相互依存,相互聯係,是辯證的統一,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度就會產生質的飛躍。小惡能積成大惡,小善能積成大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古代三國時的劉備臨終前囑咐即將繼任的兒子時所說的一番話,至今仍具有教育意義。

細節構成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宏大的工程,構建和諧社會更需要注重細節。從單個家庭來說,隻有每個家庭都和睦了,構建和諧社會才有基礎;從整個國家來說,隻有把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再就業、食品安全、看病就醫、子女入學、貧困救濟、工資兌現、社會治安等“小問題”解決好了,才能在全社會建立起和諧友愛、安定團結的關係。

細節組成生活。上班、吃飯、休閑,言談舉止,社交禮儀,這些簡單、平常、細小的事情,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品格和形象。

細節成就事業。細節是砌壘宏偉事業的基石,豐功偉業是由瑣事小事積累而成,把小事做精,把細節做亮,小事就能成就大事,細節也就能成就完美。細節也叫小事,小事連著大事,小事成就大事。小事做不好會破壞大事。細節是工作中雖平淡卻不可或缺的小事,在日常工作中,人們往往要重複做一些具體、瑣碎、細小的事。而正是這樣一些平淡的小事,卻體現出工作水平和質量,甚至決定著事業的成敗。其實,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是做小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