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 3)

回顧以往充滿風暴的日子,我們會了解它們是智慧,讓我們領悟何謂生命的美。於是,下一回再麵對風暴時,我們再也不覺得有必要壓抑,甚至隻感受到在體會全新的生命後,心中那股神奇且興奮的感覺。我們理解,所有痛苦都不過是生命的警鍾,經由它,才得以邁向生命旅程的新階段。

當麵對人生巨大的風浪,並且質疑駕乘的船是否會下沉時,我們得靜下心來體驗,存在於這股騷動中的智慧。前提是,我們不對這智慧存有刻板的期望,若期盼智慧以某種形式出現,我們或許會喪失此次良機。

多年前,我曾因為車禍而無法行走。當我還躺在床上複原時,卻收到一封通知書。信的內容是說我的房東過世了,承租的房子由她的親屬繼承,這些人要我在三十天之內搬家。我得想法子解決住的問題,盡管內心相當苦惱。

我住所對街的一位鄰居聽說了我的窘境,曉得我根本無法行走,更別說去找房子了,恰巧,他剛好知道我們這一帶有房子要出租,而且在同一條路上。於是,他打電話給我,確定我可以接受那樣的房租,然後協助我坐上轎車,帶著我一起去瞧瞧那房子,同時也表明,他們夫妻倆可以幫忙我打包和搬家。

這間租屋比我原先住的大,安靜且有隱秘性,不像我原來的住處是兩層的樓房,在那段無法行走的日子,還得不時上下樓梯,頗不方便。另外,這棟房子四周有農場環繞,後院還有一個有許多藍色蒼鷺的池塘,景色十分怡人。尤有甚者,隻要你散步十五分鍾,即可來到一處禿鷹築巢的河流旁。

可是,當時我認為不可能如此輕易就找到這麼好的地方。我向那位好心的鄰居致上最深的謝意,然後,開始四處尋找租屋,還花錢請出租車司機載著我在附近區域看看,卻一直沒有找著合適的房子。最後,在必須搬離的前幾天,我終於放棄其他的可能,租下原先的那棟房子。我的朋友和親愛的鄰居們幫我打包好,並協助我搬到新家內。

新家的一切,帶給我極大的喜悅。那段歲月,對我算是最完美的安排。我總共在那兒待了七年之久。但這之前,我卻耗費過多精力,追尋心中以為的解決方法,沒有將心思擺在肢體的治療上。

這項體驗是無價的。它使我學會坦然麵對困境,以開朗的心接納它。此外,它也讓我明白困境中自有智慧存在的道理,千萬別自以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如何如何,因為這樣隻會畫地自限,於事無補。

生命猶如一本精彩的小說,假使沒有多看幾頁,我們很難知道結局如何。但是,如果跳過幾頁提早去看故事的結局,我們則會喪失發覺和閱讀的樂趣。

我們常常會因為現狀而責怪過去。我們常這麼說“如果某事沒有發生”,或“如果情況不一樣的話,現狀不會如此困窘”。請牢記,昨日再也不能被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納它,並從中汲取智慧。我們真正可以抉擇的領域,就隻有今天而已。

意圖逃避情緒,就等於活在過往。我不但會為了現狀而責備他人,甚至還期望它有所不同。我根本是欺騙自己。時間不斷往前邁進,不論我們多麼想抓住過往,它終究會消逝。

所以,如果不允許自己完全體驗當下的情緒,往後依舊得麵對。情緒不會因為人們的拒絕而悄然離開。唯有體驗過,才能逐步增加應付生命的能量。如此才能更優哉地體驗生命。

滯留於過往,或邁出下一步,完全是自己的選擇。如果選擇邁出下一步,隻要體驗被壓抑的情緒和全然活在當下即可。雖然如此,“過往”也可作為個人的參考,它幫助我們坦然麵對兩極化的負麵情緒,進一步體驗生命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