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誰需要它?
托比:我無法體驗情緒,尤其是恐懼感,因為這會妨礙我去做該做的事。小時候我的棒球教練告訴我,千萬別理會恐懼這回事。那時我當的是打擊手,因此教練說,如果真的在意恐懼,我就不可能揮動棒球和擊出漂亮的一球。現在,我依然謹遵教練的教誨,尤其在處理事業方麵。
派德:你一直都百發百中嗎?
托比:沒有。
派德:既然如此,你願不願意去思考其他的方法?
從以上的對話可看出:我們經常誤以為體驗情緒會太過恐怖或痛苦,認為情緒不但不利於我們,而且困擾著我們。但諷刺的是,我們依然會去看賺人熱淚的電影、玩雲霄飛車或是看恐怖電影。
我們最知心的朋友
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相對地,我們汲汲營營想找出解決的方法。書籍、研討會、脫口秀以及許多錄音帶和錄像帶,都在教導我們如何成為贏家,如何處理自尊和人際關係的困擾,學習親子教育的技巧和提升精神層麵等等。
不可否認,人們已有一籮筐有效的技巧與工具,卻缺少一項重點。鮮少有人提出運用痛苦情緒與經驗的必要性。相反地,人們卻努力掙紮,想要摒除痛苦的體驗、拒絕認同情緒的存在,於是,不但引起肉體上的不適和疾病,還凍結內心的力量。反之,允許情緒自然流露,將帶給我們肉體和心靈無限力量。這股新力量,自然使我們的美夢成真。
情緒是我們唾手可得的有利工具。事實上,我們所做的決定,百分之八十是依據情緒的。因此,幾乎所有成功的營銷策略,都以此為理論基礎。不論是培養律師的教科書,還是業務員、廣告和營銷人才的訓練,全在於強調取悅人們的重要性。
專家告訴我們要善於運用恐懼、情愛、罪惡感、難過和生氣等情緒,卻又提醒我們不可以貿然體驗。說穿了,當情緒對我們有及時的好處時,才會想到它;當它對我們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處時,便不理會情緒的存在;害怕麵對的情愛不夠好、不能天長地久,甚至誤認為愛上了就會受到傷害……這種不必要的擔憂猶如站崗的哨兵,無時不向我們呼喚,任由焦慮和痛苦在我們內心蔓延,當你拒絕深入體驗痛苦的情緒時,也在阻礙自己體會喜悅、情愛和強大的力量。
於是,我們學會了自我欺瞞,不準自己接近情愛,進而喪失全然表達或接受情愛、喜悅的機會。
情緒,好比男女之間的情愛。通常,癡情男子會一直等到女方屈服在他不朽的情愛下,接受他最深的愛慕。相對地,情緒就像人類忠誠的狗兒,即使迷失在好幾百裏遠的地方,也會努力找到路回家,然後看到了主人,兀自忘卻一身的疲累和饑餓,興奮地用力搖擺它的尾巴,表露出想成為我們最好朋友的欲求。
不論情愛或恐懼,情緒總是想為我們服務。它們會一直引頸而盼地等著,直到我們領悟出它們的珍貴為止。一旦允許情緒成為我們的老師,它們便是最知心的朋友。情緒讓我們的心胸敞開,與它們為伍,我們會獲得自由,進而對自我和他人真誠。
有勇氣感受情緒和對自我真誠,是我們自重和自愛的基礎。
表象與事實
【爭議事件】?我害怕如果感受情緒,將會完全失控。我擔心情緒將主宰一切。
溫蒂拿起電話,順手將聽筒擺在耳際。“又是琪琪的電話!”溫蒂心想。
“我隻想看看你好不好。”琪琪關懷地問候。
“你不需要這麼做,我沒事的。”溫蒂冷酷地回複。
“溫蒂,你應麵對自己的失敗。現在的你隻是戴著麵具,佯裝沒事而已。”琪琪道出了她的弱點。
“不是!”溫蒂激動地回答,“你根本不明白怎麼回事。我必須依舊強迫自己每日清早起來,忙碌地過日子。如果我開始學著體會情緒,就會沒完沒了。最終,情緒會控製、淹沒了我,我再也無法做任何事了。”
琪琪歎了口氣,真的希望自己有法子能減輕溫蒂的痛苦。當然,她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和溫蒂的交談一日比一日緊張。她靜下心來思索,有什麼方法能夠減輕朋友的沮喪。
接著,她聽見溫蒂的哭聲,“我不能被擊潰。千萬不能!”
琪琪曉得她們再也說不下去了。她的朋友無法弄清楚,否認痛苦和恐懼失敗已經操控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