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與你碰觸
學習如何感受,生命才能與你碰觸。
猶如心智上需要知識的滋養,我們的內心也渴求被碰觸。不論藝術或娛樂活動,無非是為了表達我們的情感,或讓自己為之動容。其實,我們也頗喜愛碰觸事物。這是為什麼我們會參與群眾活動,比如電影、戲劇和音樂會。相對地,可以引起心靈激蕩的書或音樂,總能躋身於排行榜上。
我們喜愛的音樂、書籍、藝術、詩詞、電影和舞蹈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碰觸了我們內心的某部分,感動了我們。亦即是,我們對於所見、所聞的種種,產生了悸動。
比起外在信息的刺激,我們比較依照內心靈感和律動行事。倘若問五個人,為何他們鍾情於某種形式的藝術,相信我們所得到的是五個不同的回答。某人或許以為某首歌慷慨激昂,其他人卻可能覺得感傷、喜悅、古怪或新奇。反應如何,源自於每個人心中的期盼,以及他們需要碰觸生命的那部分。
一旦準許情緒自由表達,我們每分每秒的感受將會不同。還記得嬰孩般純真、自然、不造作的哭泣和大笑嗎?我們已經允許藝術和娛樂如此,現在也得努力讓生命的其他部分達成同一目標。
和“情緒”接觸,就等於體驗自我。我會因為不滿意受傷過後的手臂形狀,而將它砍下來嗎?不,我反而會善加利用它的特征。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能選擇利用情緒。
很久以前,我曾遭遇過一場暴風雪,幸好規模不大,積雪隻有膝蓋高而已。那時,紛飛的白色結晶由灰暗的天空密密地滑落下來。細小的雪片輕碰我們的臉頰,刹那間便融化了。我愛極了這種感覺,盡情地讓這些銀白雪片掉入口中,一點也不在乎頭上有數不清的結晶體正不斷地往身上堆。
高大的鬆樹堆滿了許多白色雪片。由於正值晚春時分,暴風雪很快就停止了。天空逐漸晴朗,隨著氣溫的回升,枝杈上的雪也一一融化。柔柔軟軟的雪片,滲入我們的衣帽。甚至我們還聽見巨大雪塊掉落地上的聲響,不少樹枝因為上麵積雪過重,“啪!”一聲折斷,掉在地麵上。
假如白雪落在小枝杈上時能馬上被融化,就不會一直堆積,終致壓斷樹枝。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我們的心和情感。不論情愛、生氣、恐懼或憂傷,我們不要壓抑它們,最好能夠一一體驗它們,如此才不會抑鬱過度,以致情緒一旦爆發而不可收拾。
如何辨識情緒?
情緒,如同維持身體健康的活門。當火山的熱力和岩屑堆積過多,其釋放壓力的活門就會打開,引出這股能量。“情緒”能夠排解我們的壓力,如此才不致體內的壓力過多而危害身體健康。
逃避情感,無形中就阻礙體內力量的流動。於是,受困的精力造成我們肉體的疾病和情感的閉鎖,造成身體、心智和情感的沮喪。反之,當自我的每一部分都得到自由與釋放,就可以擁有創造生命的力量。
我們可能借助活動,或任何一種麻痹身、心、靈的方式來逃避情緒——冷酷無情地忙於工作,借著毒品、酒精或食物來填塞心智與身體;意圖管束(而非關照)他人,或幹涉別人的閑事;焦慮地想表達完美,或是終日看電視或玩計算機……以忘卻心靈的空虛和不愉快。
社會教導我們:“隻有弱者才遇事就哭。強者即使在害怕時,也能表現出勇敢和自信。”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深信社會這項最悲哀與矛盾的信念。
事實上,真正的勇敢是敢於將真實的自我和情緒表現出來。當然,他們也會接受別人如此的表現。他們能夠自由發揮精力,算是我們當中最健康的一群。
這些勇敢的人,懂得如何組織自己的情緒,用最安全的方式表達情感。他們誠懇和強韌的作風,帶領他們邁向成功的生命。反之,那些對力量產生錯誤幻覺的人,雖然總表現得自信滿滿和能夠操控狀況,最終仍會察覺到自身的軟弱與無能。
力量源自於淚水、歡笑、哭泣和呐喊。
軟弱,是力量的假象。情緒是資源,而非負擔。
那些真正勇敢的人,會確實體驗所有的情緒。畢竟,情緒是他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