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門那一腳
我們每個人對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所需求或欲望——金錢、情愛、友誼、健康或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在乎的東西。通常剛開始,我們會一心一意達成欲求,然而在快達成時,又有些事不得不麵對。接下來的個案,將闡釋此概念。
自我看顧
羅恩很得意,因為今年的願望已經實現了。現在,他的新目標是增加運動量為每周兩次,每次至少四十五分鍾,並把血壓控製在正常範圍內。為了參加侄女的婚禮,他更努力減重,使腰圍和理想尺寸相去不遠。
他愛死了運動,特別是運動時所發出的急促呼吸聲。他向好朋友解釋:“我這樣並不是為了減重,也不是要訓練體能。其實,這是自我看顧的方式之一。你看,我的精神比以前好太多了。”
但三個禮拜後,羅恩開始質疑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打從兩周前,他就開始吃零食,也不減肥了。而這段日子以來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他也是一頭霧水。
“電視遙控器呢?”他喃喃抱怨,“我究竟把它放到哪兒了?”羅恩受夠了自己這陣子的漫不經心,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親密關係
韋恩和珍在成為情侶前,已經認識快一年。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他們不但相互支持,而且各有一片成長的天空。現在,他們不隻是一同歡笑而已,也互相照料對方的人生、房子和事業,可以說,他們正進一步深入交往。在了解對方的好惡後,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最愛。愛情的滋潤,一步步豐富了他們的生命,他們也越來越迫切希望可以朝夕相處。
他們的心為對方敞開,期盼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甚至希望和對方分享一切。他們倆從來沒有體驗過這麼美滿的愛情。但是,隔天,不論韋恩做什麼,珍都感到惱火。通常當韋恩在麵前做手勢時,她會覺得無妨,因為她知道韋恩隻是調皮和精力過盛。今天情況卻可不相同,韋恩迅速的手勢讓她憤怒不已。
珍走到另外一間房間,胃部糾結在一塊,想和韋恩保持距離。她發現腦子裏突然冒出這種想法:“我不肯定他是否是真正的理想人選,但願能夠在不傷害他的情況下結束這段感情。”
決策者
貝絲是一家擁有五百多名員工的公司總裁。她的工作主要是銷售服務,同時掌管五家超市。起先,她隻開了一家店麵,陸續才有其他連鎖店。這些店不但經營成功,還頗受好評。
她的商店不光提供給消費者眾多選擇,更是以客為尊。五年來,公司管理階層從未有過人事方麵的難題。於是,她成功且創新的管理技巧口耳相傳,一家享譽國際的雜誌還跟她約時間訪談。
貝絲喜愛接受新的挑戰。她經常詳細審視每一篇新的管理理論,參加訓練,並接納任何新建議。短短幾個月內,那家以顧客為尊的第五家商店的夢想果真實現了。她對著鏡子調整好領巾,並跟自己說:“生命還會比現在更美好嗎?我的夢想實現了。”
兩個星期後,貝絲躺在醫院的床上,環顧朋友送來的鮮花。她依稀記得這些鮮花都是愛她、尊重她工作成果的人送來的,裏頭充滿了問候、安慰之詞,比如:“過去,你對我們社區的發展鼎力協助,但願現在我們有機會回報你。祝早日康複。”
她的醫生也相當關切地說:“貝絲,你已經度過最艱難的時刻,不用多久你就痊愈可以出院了。不過我希望你未來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真正喜愛的事。”
是嗎?難道她的事業不是她的最愛?她在心中畫了個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