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培養想當將軍的士兵——成就動機(1 / 1)

“成就動機”是一個人追求自認為重要、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內在推動力,這是一種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並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

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重要區別在於人類並非僅僅具有隨機、隨意地支配身邊環境和事物的意願,而且還具有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心中理想、取得成就的意願,這種意願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就動機。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取決於具有成就動機的人數的多寡。

在家庭教育方麵,作為家長,要想把孩子培養成材,就應該重視孩子成就動機感的培養。因為成就動機是啟迪孩子主動發展、培養孩子優良品格、引領孩子走向成功的動力源泉。但是,並非所有家長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靖銘的母親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公司經理,在公司裏她是出了名的女強人。然而,這位母親卻把公司裏的一套也搬回了家。她給自己還在念小學的兒子設計好了一切,將來考入名牌大學的金融係。

為此,靖銘的媽媽給他請了家教,買了大量參考書,還給他安排好了每天的家庭學習時間,總之,這位母親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未來的金融精英。但是,這位母親這麼做的時候,卻沒有真正考慮過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靖銘試探性地談起自己對地理比較感興趣,沒等他繼續說下去,就被媽媽劈頭蓋臉地罵了回去:“你別給我胡來,我辛辛苦苦地供你讀書,給你安排這一切都是希望等你長大了,能有一個好前途。如果你半途而廢了,怎麼對得起媽媽呢?”

聽了媽媽的這番話,靖銘沉默了。他知道即便自己再怎麼解釋,媽媽還是會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他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成全媽媽的心願。

這次交談之後,靖銘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不僅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還滋生了撒謊、曠課、打架等壞毛病。

跟靖銘媽媽一樣,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子女特別關愛,隻要是關乎孩子的成才問題,他們往往會包辦一切,其實這樣做,看似愛,實是害。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實現目標、爭取成功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動機,可以是內在的,如求知欲或興趣;也可能是外在的,如父母的稱讚、物質獎勵或是期望。

雖說父母對孩子成就的期望、稱讚或是物質獎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外在成就動機”,但是因為這種父母忽視了發展孩子的內在潛能,隻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棋子”,照著自己的安排去做,盡管短時間內,孩子會熱情十足,不過這種狀態並不會持續很久。

反倒是那些較早受到獨立訓練或是迫於環境不得不早早自立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強大的“內在成就動機”,他們自信、精力充沛,有開拓精神,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事實上,這類孩子也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取得成功。這也應了法國著名戰略軍事家拿破侖所說的那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雖說此話有些極端,但是深刻地指出了成就動機的內涵。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獲得成就動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每天懂點品格心理學

既然家庭是孩子人生航程最初的港灣,是培養孩子成就動機感的理想基地。那麼,作為家長,又該從哪些方麵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呢?

◎◎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的成就動機

現如今,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無視孩子的天賦條件、興趣以及好奇心,總是以自己的意向和社會“熱門”來規範孩子的成就方麵。其實,這樣做不但使孩子喘不過氣來,還會造成逆反心理。事實上,好奇心的萌發與外部條件相適應,父母學會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順其自然繼續發展,孩子的成就動機無形中就會被激發。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鞏固他的成就動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麵鏡子”,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是先從父母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中形成的。評價孩子時,父母應以肯定、表揚為主。即便孩子做錯了,批評也要就事論事,千萬不能說出“你真令人失望”這種令人沮喪的話,更不能當眾訓斥孩子,這樣做會極大地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導致自卑感。

◎◎鼓勵孩子的獨創精神,發展他的成就動機

愛因斯坦曾說過,孩子除了需要鼓勵以外,更需要自由,如果沒有自由,也不可避免地會夭折。而鼓勵孩子的獨創精神,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這對發展孩子的成就動機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