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適當運用強化定律來管教孩子,事情就會變得容易一些,就如上麵這則故事一樣,大寶爸爸就很好地應用“強化定律”來糾正孩子的行為,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沒有得到強化,最終自行消失了。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對脾氣急躁的孩子,還是對性格安靜的孩子,“強化定律”都不會一次奏效,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堅持,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心軟,也不要因為和孩子討價還價而妥協,做到這些,孩子的不良行為自然因得不到強化而被糾正。
每天懂點習慣心理學
為了更好地應用“強化定律”,無論是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還是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要想有章可循,還需認真領悟下麵幾個要領。
◎◎用“正強化”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體會,自己在某種情境下做了某件事情,如果獲得滿意的結果或是肯定的答複,下次遇到類似情境做好這件事的可能性就會提高,於是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這就是“正強化”。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中,雖說不能片麵誇大一次表揚和鼓勵就能培養一個好習慣,但是正麵、積極的外界反應,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卻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獎懲一致是有效運用強化定律的關鍵
強化定律對孩子行為的培養非常重要,但是家長經常會在不經意中對孩子強化了我們不期望的行為,弱化了我們重視的行為。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見解。簡單地說,父母要經常向孩子解釋你的行為,把你的是非觀傳遞給孩子,當然也要確保你的行為符合你的是非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便會保持正確的行為,不正確的行為自然也就消退了。
◎◎掌握主動,確保強化這一學習過程得以完成
強化定律不僅是孩子學習新行為的一種心理機製,成人也在按照自己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饋信息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有些時候,聰明的孩子也會本能地通過強化來訓練他們的父母,以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讓父母做出自己希望的行為。比如,當爸媽帶孩子去一些令人激動的地方時,像遊樂場、動物園等等,孩子常會表現出令父母非常滿意的行為,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這是孩子的一種不自覺的企圖,為的是強化或獎勵父母的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