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家長對孩子施行的這種“軟暴力”帶來的危害確實不可小覷。如此教育模式下,孩子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一個自卑、無能、無目標、無眼界的驚弓之鳥。
每天懂點溝通心理學
既然“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那麼,家長教育孩子時,又該如何杜絕自身的“嘴上汙染”呢?
◎◎把孩子當作個體來尊重
雖然孩子的生命來自父母,但是家長不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對孩子的虐待和暴力就非常容易發生了。
◎◎愛和耐心不可或缺
孩子年紀越小越無拘無束,也難於理解家長的“道理”,動輒以哭鬧對抗。這種情況下,家長也容易由無奈變為焦躁,為了解決問題,隻好嚴辭責備甚至動手打孩子。盡管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付出很多代價的,但是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還有對耐心的考驗,其實這也是對家長愛和耐心的考驗。
◎◎切忌自己情緒化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管教經常不一致,自己心情好就對孩子疼愛有加,孩子有什麼要求也會一一滿足。但是一旦自己心情不好,工作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就把脾氣撒在孩子身上,即便是孩子的合理需求也不會理會。這樣的話,孩子也會覺得無所適從。
總之,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這種控製要建立在對孩子最真摯的愛的基礎上,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多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始終用自己的心去愛孩子,而不是用“暴力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