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投射效應(2 / 2)

雖說剪掉了富蘭克林的頭發,但是,他的媽媽卻保留了幾縷卷發,並把它們與富蘭克林在幼年時期的其他紀念品放在一起珍藏著。

關於這段故事,富蘭克林的母親在她的《我的兒子富蘭克林》一書中曾這樣寫道:“做媽媽的對於衣飾的品位雖然高雅,可是執拗的兒女卻並不喜愛。”

這位偉大的媽媽的確值得我們尊敬,她沒有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這不僅促進了富蘭克林與媽媽之間的和諧關係,也使富蘭克林成為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

這個故事也告訴每一位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要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說出類似這樣的話,“你這樣做不行”“我說的話沒錯,你得聽我的”,而是應該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見,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比如,“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我認為……你覺得呢”“這件事,媽媽的意見是……”。這樣能夠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

每天懂點溝通心理學

那麼,作為家長又該如何避免“投射效應”呢?不妨聽聽教育專家的建議。

◎◎尊重和賞識孩子的想法

孩子懂事以後,慢慢地就會思考這個世界,並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說明孩子有了獨立的思考意識。這種時候,父母要盡可能地賞識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傾聽孩子訴說,你的每一個小改變,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意識和表達能力,還可以糾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思想。

◎◎不要嘲笑孩子

即使孩子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擊他,也不要總是以你的思維來要求孩子,而應該讓孩子說下去,允許孩子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當孩子主動和你談起他對某件事情的感受和想法時,不要不耐煩地敷衍了事,而應該跟孩子一起聊聊。

◎◎不要強迫孩子學才藝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於是動不動就會自作主張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其實,讓孩子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他學習沒有興趣的東西,隻會破壞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欲望。反倒是仔細觀察孩子,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