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講了這麼多話,誌航依舊是一句也不說。最後,在媽媽的再三催逼下,他才瑟縮著說:“媽媽,你別生氣了。我說的是真話,我覺得心好累,不是身體。”
心累?這明明是大人平時常會說的話,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緣何也會感覺到心累呢?
聽兒子這麼一說,這位母親不由得就軟下口氣來,要知道,心累是什麼感覺,大人是深有體會的。後來,在母子倆的進一步溝通中,媽媽才慢慢地了解到,在孩子眼裏,每天有很多很多的作業要做,總認為每門功課都要學好,學不好就對不起媽媽。於是,不管什麼時候,心裏想的都是好好學習,用好成績來報答媽媽。即便外出遊玩的時候也不例外,邊走還要邊惦記學習,根本就沒有用心欣賞好看的風景。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如這對母子一樣。我們的家長隻知道要給孩子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卻不由自主地給孩子加了壓;我們的家長隻知道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壓力,卻不知道孩子小小的心靈也有很大的壓力,而孩子的最大壓力恰恰來自於家長。
其實,作為家長都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每個孩子都不應該在人生剛開始的時候就感覺到心累,而體察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好孩子的心靈護理,才會給予孩子真正的愛和幸福。
每天懂點情緒心理學
如果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處於“疲勞”狀態,總是喊“累”時,也不必驚慌。先要認真分析一下,孩子的疲勞屬於生理性疲勞還是心理性疲勞。如果是心理性疲勞,下麵幾個對策將有助於消除孩子的不適反應。
◎◎減輕精神壓力,全麵評價孩子
父母對孩子要有個全麵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對待孩子的學習,也不能單純地從分數的高低來衡量。
◎◎幫助孩子明確目標,激發自信心
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幫助他明確奮鬥目標,用不斷取得的成績來激勵孩子,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勞,學好功課。
◎◎鼓勵孩子培養良好的個性
一個個性開朗、自信、熱情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有十足的信心與勇氣,而且還會以高昂的鬥誌、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人生中的各種挑戰。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家長要善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敢於迎接任何挑戰。
與此同時,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愉快的生活氣氛,當孩子處於這樣的環境中,自然會感到無窮樂趣,而心理上的疲勞症狀也會很快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