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第05招 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2 / 2)

學習是每個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孩子還處於積累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時期。如果他們這時候不學習,將來進入社會便難以適應。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在這個時期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隻有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將來進入社會後才能夠爭取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綠竹今年12歲,不太愛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她常常問媽媽:“為什麼你們要把我送到學校去呢?為什麼我不能像爺爺奶奶一樣每天去公園裏跳舞、練太極呢?”

媽媽耐心地告訴她:“你還小,知識儲備不夠,生活經驗積累得也不多,因此,你必須學習。現在你必須掌握知識和經驗,以便在將來獲得更好的發展。你和爺爺奶奶是不一樣的,爺爺奶奶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他們學習比你更刻苦、更有勁頭呢。”

綠竹點了點頭,便開始埋頭寫作業了。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她越來越體會到了媽媽這些話的重要。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尤其在知識經驗嚴重不足的童年時期。為了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孩子必須學習一定的知識,掌握一定的生活經驗。

建議三 讓孩子意識到不學習的後果

不學習就會落後於他人,甚至難以在社會上生存。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發表著名的題為《學會生存》的研究報告,就把學習同生存直接聯係在一起,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方仲永是宋朝末年的一個神童,有很強的寫作天賦,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寫詩作對。5歲時,他的父親讓他當眾作了一首詩,那首詩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可是,他的父親為了炫耀,帶著方仲永到處拜訪,到處給人當眾作詩。他認為既然孩子是神童,就沒有必要讓他再學習。

又過了幾年,仲永已經十二三歲,著名詩人王安石去看望他,並叫他當場作一首詩,卻發現其文采與辭藻都已經大不如從前。又過了7年,他已經變得和普通人一樣了。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多給孩子講一講不學習的嚴重後果,利用古今中外那些不認真學習導致人生失敗的例子來引導孩子意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他肩上所負的責任。

建議四 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學習,說到底也就是孩子現階段最重要的責任。如果孩子沒有對自己負責任的意識,他就不能意識到自己肩負著學習知識、積累生活經驗的重要責任,更不可能會主動、自覺地學習了。

李洪斌是個六年級的男孩,極具責任心,而且學習也很努力、認真。

李洪斌的媽媽從小就告訴他:“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且必須學會自己做。學習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因此也是你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這是你的責任。”

在媽媽的指導下,李洪斌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因此總是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成績也很好。

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對自己人生和未來負責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現在的學習關係到以後人生的成敗,努力學習是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建議五 利用名人榜樣啟發孩子主動學習

古今中外,很多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名人都從小熱愛學習,毛澤東就是一個熱愛學習、刻苦讀書的良好典範。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他甚至整天待在圖書館裏,廢寢忘食地讀書。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居裏夫人,為了讀書,年輕時曾背井離鄉去到巴黎,不怕過著清貧的生活。

名人的榜樣作用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深遠。因此,父母應該經常給孩子講講名人熱愛學習的故事,以此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成功教子箴言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他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父母應該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們的責任,從而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