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對孩子采用激將法是目標越具體越好,越利於孩子在受到刺激後,找到自己要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建議三 凡事都要顧及孩子的尊嚴
父母在激將孩子的過程中,不是對孩子傷得越狠越有效。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尊嚴,隻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找不到繼續努力的勇氣和信心。這就涉及到激將的輕重拿捏,父母作為實施者,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個性拿捏好激將的度。
陳鵬的媽媽是一個個性比較潑辣的女人,她對孩子的要求也非常高。陳鵬總是小心翼翼地按照媽媽的意思做事。媽媽在學習上對他要求非常嚴格,要求他每次考試都要在班上前五名內,每門成績也要在93分以上。
如果考試成績不好,陳鵬就會飽受媽媽的諷刺和責備,他的自尊心經常受到傷害。為了能夠挽回自己在父母麵前的麵子,他隻好去拚命努力地學習,因此成績在班上一直都很好。
但陳鵬的個性不太好,自尊心很強,對於別人的言語刺激很敏感。同學都發現他個性中有一些極度的自負和自卑成分,於是都不太願意和他一起玩。究其原因,這主要是由於媽媽長期以來在激將他時完全沒有顧及到他的尊嚴。
在激將法的使用過程中,父母應該非常小心。使用激將法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好,而不是給孩子帶來傷害。如果給孩子的個性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就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建議四 激將時不忘給孩子愛的關懷
父母采用激將法的目的不應該隻是讓孩子受到強烈刺激之後去痛改前非,一定要孩子知道這是出於愛他,想讓他更好才不得已使用的。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真的很討厭他,不喜歡他才說出這樣的話。這種沒有愛為基礎的激將是一種傷害,會讓孩子走上痛恨甚至逆反父母的道路,而不是去改錯。
建議五 父母把握好激將的頻率
父母對孩子使用激將法的頻率過高,就會失去激將的良好效果,而成為了一種對孩子經常性的情感傷害了。頻率以低為好,當父母找準孩子的缺點後,就要尋找良好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激將。要等到孩子完全把錯誤改好,並且自己也品嚐到改正錯誤後的好處之後,再來考慮促進孩子改正下一個缺點所采用的激將方法。整天給孩子來激將法,那就有害無益了。
陳博平時有個壞習慣,就是邊看電視邊寫作業,結果注意力不能夠集中,作業老出錯。媽媽跟他好言好語地講了很多次,他也不改。由於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寫錯別字,而且字跡潦草。媽媽想了很久,就決定讓這個很要麵子的小孩丟一次麵子。
一天,家裏來了很多親戚,大家在一起玩得很開心。陳博的老毛病又犯了,媽媽一看時機成熟,就當著大家的麵批評他:“學習不認真,還老想著看電視,字寫得那麼難看。”把他說得眼淚直掉。但自從這件事情之後,媽媽再也沒有看見過他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了。
激將孩子的頻率掌握得當,就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頻繁采用此法,孩子也就不會太放在心上了,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成功教子箴言
激將是給迷途中孩子的一劑猛藥,能夠讓他翻然醒悟。用在孩子的學習上,也會化為孩子學習前進過程中的一股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