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幫助孩子找一個“互助”的學習夥伴,一方麵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另一方麵可以讓兩個孩子相互比照,互相幫助,互相吸取對方的優點。這樣,用自己的強項去幫助別人的弱項,最後達到兩人的共同進步。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科問題,所以在尋找互助夥伴時最好選擇在自己的劣勢科目上具有優勢的同學。這樣,在不同科目上各有優缺點,才可以更好地互相取長補短。父母給孩子找互助夥伴的目的正在於此。
劉藝的語文很好,但是數學不太好。而陳明恰好是數學特別好,而語文不太好。他們的父母也正好認識,便讓兩個人結成學習上的互助夥伴。每次可以在一起學習,相互幫助。劉藝給陳明講了很多語文學習上的技巧;而每次劉藝在做數學題遇到困難時,陳明也耐心地給她講解題思路。
一段時間下來,陳明的語文進步很大,特別於閱讀中一些難的問題,他也能夠很好地回答了。而劉藝的數學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陳明也很認真地給她講了許多數學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讓她不再懼怕做題。兩個人都從對方那裏學到了彼此的長處。
兩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之間也會暗暗地競爭,誰也不願服輸。一方看到另一方進步了,自己就會暗暗地加勁,努力趕上。如此一來,各自都成了對方很好的鏡子,照出了彼此的長處和不足,並促使兩人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互助學習夥伴之後,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吸取對方的優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
在不同科目的學習上各具優勢,正好可以取長補短,最終目的是能夠讓兩人達到共同的進步。這種組合,是最科學有效的。所以互助學習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能夠讓雙方都受益。
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建議一 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如果孩子是一個缺乏合作意識的人,那麼就難以找到互助對象。就算有了互助對象,也無法與人做到取長補短。孩子的合作意識對於互助學習很重要,孩子隻有具有了良好的合作意識,才能夠更樂意去學習別人的長處。
陳莎平時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媽媽便給她找了一個學習互助的對象。但是她討厭與人合作,每次看到對方在認認真真地寫作業,她總想搗亂。自己會的題目,也不願意教給對方。
每次她都很快做完自己的作業,然後跑出去玩,留下互助對象獨自學習。一段時間後,對方就不願意和陳莎進行互助學習了。媽媽看到陳莎的表現,也直搖頭。
孩子的合作意識是進行互助學習時的首要條件。父母從小應注重對孩子合作意識的培養。要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並樂意把自己的長處與人分享。
建議二 幫孩子選擇合適的互助學習對象
父母在幫自己的孩子尋找互助學習對象的過程中,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哪方麵的幫助,先清楚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弱勢,然後去幫孩子找一個能夠促進孩子改正缺點的人。一定要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這是互助的前提。
父母最好還要讓兩個孩子的個性有一定程度的互補,這樣在以後的學習中,兩個孩子就能夠更好地磨合和促進,同時能夠更好地完善孩子的性格。因為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與孩子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能夠幫助孩子改正個性一些缺陷的夥伴,無疑是最佳的學習互助夥伴。
建議三 用對方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弱勢
父母在幫助孩子尋找互助學習夥伴的過程中,要針對孩子在學習上的弱勢。如果對方在這方麵具有很強大的優勢,就一定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如果對方和自己孩子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就不能收到很好的彌補效果。
小茵的英語不太好,每次考試在班上都是倒數第幾名。媽媽上網為她征集互助學習對象,結果一個在華的外國小孩想學漢語。媽媽便讓他們倆結成了互助學習夥伴。每個周末兩個孩子都在一起,一個教漢語,一個教英語。一個月下來,小茵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高漲,對家裏的一切用品都產生了用英語表達的強烈興趣。兩個人都學到了自己想學的東西。
父母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的能夠幫扶孩子改進弱點的學習互助對象,用對方的優勢來彌補自己孩子的弱勢。對方的優勢越強,對自己孩子的幫助作用也會越大。
建議四 不要學對方身上的缺點
父母還要幫助孩子分析一下互助夥伴存在的缺點,在相處的過程中才不會去模仿對方的缺點。這也是在學習互助中應該注意到的一個問題,因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以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對方的缺點采取一種排斥的態度。
成功教子箴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父母要讓孩子在與他人的互助中不斷激勵自己,學習他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缺點,不斷錘煉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