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平時總覺得上數學課很枯燥,聽著聽著就覺得沒有意思了。但這天老師卻講得很有激情,王敏便開始關注老師的眼睛,從眼睛裏,她感覺到了老師思維的火花,不知不覺中就跟著老師的思緒來轉了。老師發現她聽課很認真,還積極地和自己進行眼神交流,便點她上黑板前來做題。由於聽課比較認真,王敏並不感到困難,上去很快就做完了。
王敏發現自己和老師積極的互動,能讓自己從學習中找到新鮮感,慢慢地,就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
孩子在課堂上和老師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能夠讓孩子從與老師的交流中發現新鮮感,從中更好地體味老師的情感和期望,同時能得老師更多的關注。如果孩子能夠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也就會對當前的學習更加有興趣。
建議三 鼓勵孩子去發掘新的興趣點
父母要注意對孩子新的學習興趣點的培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時時會發現一些新鮮有趣的東西,如果父母能抓住孩子這些新的興趣點,便可以引導孩子進入新一輪的學習。
興趣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如果孩子能夠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找到快樂,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單調乏味的事情了。所以找到新的興趣點,是讓孩子對學習內容保持新鮮感最好的良藥。
建議四 保持學習內容的趣味性
孩子的學習內容也是可以趣味化的,父母隻要用心,就能夠激發孩子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而收獲到新鮮感。比如,可以利用音樂伴奏來朗讀語文課文,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學習數學定理和公式。這些趣味化的手段,都能夠促使孩子更喜愛學習。
陳佳妮現在的語文課學習進入詩歌單元了,每次回來她都會跟媽媽說,詩歌不好背。爸爸便給她想了一個好方法,就是音樂學習法,因為中國古代的詩歌都可以轉化為優美的歌曲。爸爸很容易就給她找到了好幾段旋律優美的伴奏音樂並教她跟著旋律誦唱。
佳妮是個愛音樂的孩子,一聽到優美音樂伴奏的詩歌誦唱,她的勁頭兒馬上就來了,一下子就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得也很快了。
讓孩子的學習內容趣味化,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好方法。
建議五 將學習內容具象化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把書本的內容轉化為孩子自己所感受到的具象的東西。比如,孩子在記憶一些知識點的過程中老是記不住,這時父母就讓孩子對著複讀機讀一遍。要記的內容,錄音並播放。孩子聽自己的聲音會感到親切、新鮮,記起來就會容易多了。
劉小林最害怕的就是記曆史和政治內容了。她每次都覺得記得很吃力,而且已經產生了厭倦感。媽媽幫她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就是讓她對著錄音機把自己要記的內容朗讀一遍。當她在反複聽自己的聲音時,覺得很親切也很新鮮,不知不覺之中也就把內容給記住了。
孩子對於離自己生活遠的學習內容一般會比較陌生,父母幫孩子把這些東西變成一種更具有真實感的東西,對於孩子而言也是保持學習內容新鮮感的一個好方法。
成功教子箴言
新鮮的學習內容是刺激孩子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時刻保持學習內容的變換,避免學習內容的單調,可引領孩子邁向學習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