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凡人學藝,即如百工習業,必始於易,而步步循序漸進焉,心誌不可急遽也。《中庸》曰:“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人之學藝,亦當以此言為訓也。
譯文
隻要是學習技藝的人,就好像各行手工匠人各自學習他們的工藝,必須從簡單入手,然後才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提高,內心切不可以急於求成而冒進。《中庸》上說:“譬如要行遠路,一定要從近處開始邁步;比如說,要攀上高山,一定要從山腳下開始”一個人無論要學習什麼技藝,都應該按這樣去做,不能忽視這些道理。
成功教子黃金法則
康熙教育孩子子說:“凡人學藝,尋如百工習業,必始於易,而步步循序漸進焉,心誌不可急遽也。”學藝的確如此,成功之路又何償不是如此?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能夠懂得並且按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去做事的原則。其實就是指看問題要識整體,做事情要具體。換言之,做事情絕不能隻有大的想法而無小的手法。有很多人隻能與失敗為伍,其原因也就是往往忽略了身旁的小事。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小時候不僅特別喜歡學習,而且喜歡動腦筋想問題。他的家鄉經常下雨,有時一連好幾天。每當這時,竺可楨就喜歡趴在窗前看下雨。
一天,竺可楨正聚精會神地路途在窗前數從房簷上滴下的雨滴,數著數著,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原來他發現長長的石板上竟然有一排小坑,水滴落焉的時候正好落在小坑裏。他的小腦袋想了很長時間也沒弄明白石板上怎麼會有小坑,雨滴沒有眼睛為什麼會正好落在小坑裏,於是便跑過去問母親。
竺可楨的母親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性,對孩子要求嚴格又疼愛有加。她聽了兒子的問話,便耐心地給兒子解釋說:“你的觀察力很強,這就叫‘小滴石穿’,那石板上的一排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別小瞧那一滴滴雨水,可日久天長小水滴就能把石板滴出一個小坑來。”母親又循循善誘地教導兒子:“孩子,讀書、做事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任何成就都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竺可楨點了點頭,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古人說的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河,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隻要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即使每天所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時間長了,付出的辛苦就會有所收獲。
20世紀80年代,美國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該公司的高層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高層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誌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詹姆斯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該公司當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詹姆斯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這家重型機械製造公司。
詹姆斯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他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當時,人事部的人以為自己聽錯了,真的難以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詹姆斯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但是勞累的工作。為了生活,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