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養生(1)(3 / 3)

第三,把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與成人的以身作則相結合。孩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大人的一切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因此家長要作出表率,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時刻提醒孩子保持自律。比如,可以針對孩子性格上的某一缺點或不良習慣,限定一個時間期限,集中糾正,效果會比較好。千萬不要讓孩子縱容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對孩子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律便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的人格和智慧就會變得更加完美。

身勞心安,利少義多

荀子雲:“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為之。”此二語簡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語行之,過差何由而生。

譯文

荀子說:“雖然身體勞累,但是可以讓內心安寧的事就應該去做,利益少但是道義多的事也應該去做。”這兩句話簡明扼要。但是,如果人的一生都能依照這兩句話去做,又怎麼會有過錯呢?

成功教子黃金法則

教育方法科學正確,教育的願望才能實現。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父母應該從小讓孩子多做一些“身勞心安,利少義多”的事情。雷鋒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生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可能有些家長認為現在是“經濟時代”,雷鋒所說的話已經過時;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無論是生在哪種時代,多做一些“身勞心安,利少義多”的事情,對於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都是有益無害的。

第一位步入美國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堪稱美國政壇上的一顆新星。趙小蘭在事業上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話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兒童時期父母給予的良好家教。趙小蘭父母的教育方式與眾不同,那就是引導和要求孩子參與家庭的大部分事務。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勤勞、當家作主的風格,不因他們年齡小而嬌慣溺愛,也不會一味包辦所有的事情。

趙小蘭生於我國寶島台灣。她的父親曾經是台灣遠洋船隊中最年輕的船長。父親在台灣海事考試中名列第一,香港船業大亨董浩雲對這位年輕人的才華非常賞識,出資讓他到美國去深造。趙小蘭8歲時,與兩個妹妹跟隨母親到紐約和父親團聚。全家人擠在窄小的房間裏,生活十分拮據。為了生計,父親同時在3家單位打工,母親則照顧幾個年幼的孩子。無論多麼繁忙,父母都要抽出時間來關心孩子的學習。

由於超群的才華和頑強拚搏,父親很快獲得博士學位,並在航運財經界小有名氣。趙小蘭16歲那年,無論是她個人還是家庭的狀況,都已相當令人滿意。但這年暑假期間,趙小蘭提出要打工。父母同意了,小蘭去了曼哈頓一家圖書館當管理員助手。

上班的第一天,工作繁忙的父親放下其他事情專門抽出時間一直把女兒送到圖書館。臨別時,父親對她說:“幹什麼都要盡你最大的努力,隻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學到盡可能多的東西。”小蘭點點頭。在這裏,她雖然是臨時打工,但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認真細致,一絲不苟。在短暫的時間裏,這個平凡的學生贏得了館內同事的刮目相看,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勤奮工作,表現出主動性和獨創性,並具有工作的預見性。”館方還邀請她下一個假期繼續來這裏打工。趙小蘭深深體會到爸爸的話非常正確,隻有盡最大努力,才能得到人們的讚揚和認可。

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並沒有改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家中雖然有了管家,但小蘭的母親仍然要求孩子們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按照母親的話說,管理是請來幫助家長的,而不是來侍候孩子的。

令人難以想信的是:趙小蘭家門前長達100多英尺的車道竟然是幾個姐妹在父親帶領下自己動手鋪成的。趙小蘭在後來《我的事業和人生》一書中說:“那時候我們不見得喜歡。如今想來,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流,很能領會父親的良苦用心。”

趙小蘭進入華盛頓的高層圈之後,從總統到同事,再到媒體,對她的學識、修養、能力以及團隊精神,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她能成為第一個進入美國內閣的華人決非僥幸所致,老布什當年要夫人學學趙家的家教也決非客套之語。對於東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孰優孰劣,趙小蘭無意加以評論,她隻是牢記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並用心珍惜自己從父母身上所得到的一切。

大量事實證明,任何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都願意做那些“身勞心安,利少義多”的事情。

華羅庚二十歲那年得了傷寒,最後導致半身殘廢,可是,他還是拄著個拐杖在那裏搞數學研究。

高士其為細菌中毒,全身癱瘓,動彈不了,可他偏要每天堅持寫作,還常常要開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