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養生(3)(1 / 3)

程子說:“所謂利,不僅僅是財利的利,如果有利心就不好了。比如做一件事,隻找對自己穩當、方便的去做,這就是所謂的利心。聖人把義作為利,義所在之處就是利。一般的人隻有丟棄利己之心,而尋求義之所在,那麼做忠臣也隻有這個途徑,做孝子也隻有這個途徑。”每一個人都應當把這段話作為最好的教誨,並加以奉行。

成功教子黃金法則

康熙帝教育孩子,做一件事之前先替別人打算,然後再替自己打算,程頤說這就是“利心”。“以義為利”才是“忠臣”、“孝子”所應奉行之道。這些是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有著明顯的封建烙印,為我們今天所不足取。但若賦予“義”以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新內容,完全可以這樣以為:棄利己之心,樹立全心全意服務於他人的精神就是“以義為利”。

在一個暴風雨之夜,那時喬治?伯特作為一家旅館的服務生正在櫃台裏值班,有一對老年夫婦走進大廳要求訂房。

喬治?伯特告訴他們,本店已經被參加會議的團體包下來了,而且附近的旅館也已經客滿。老夫婦焦急無助的樣子,喬治?伯特很同情兩位老人。於是,又真誠地對他們說:“先生,太太,在這樣的夜晚,我實在不敢想像你們離開這裏卻又投宿無門的處境,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就在我的休息間裏住一晚,那裏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卻十分幹淨。”

這對老夫婦十分感動,謙和有禮地接受了伯特的好意。

第二天,這對老夫婦提出要付錢給伯特,伯特堅決沒有收。並真誠地說:“我的房間是免費借給你們住的。昨天晚上我已經額外地在這兒掙了鍾點費,房間的費用已包含在裏麵了。”

這對夫婦臨走時,老先生溫和地告訴伯特說:“你這樣的員工是每一個老板夢寐以求的,有一天,我將為你蓋一座旅館的。”

伯特完全認為這位老人在開玩笑,他隻是笑了笑,覺得老先生挺有意思的。

連續幾年,喬治?伯特一直在那家旅館裏上班,仍舊當他的服務生。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一封老先生的來信,邀請他到曼哈頓去,並附上了起程的機票。

當他趕到曼哈頓時,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的一棟豪華的建築物前,老先生站在那兒迎接他。老先生看著驚訝的伯特,微笑著解釋說:“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愛斯特,這就是我為你蓋的飯店,我相信你是管理這家飯店的最佳人選。”

就這樣,喬治?伯特第一次當上了總經理,他也成為這家飯店的第一任總經理。伯特不負厚望,在短短的幾年裏,將飯店管理得井井有條,馳名全美。

有人認為,喬治?伯特是命運的寵兒,是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得到了幸運之神的垂青。然而,喬治?伯特的成功,源於他良好的做人處世之道。因為,一個擁有真誠和愛心的人,最終會得到善意的回報。

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一個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的他,摸遍全身,也隻有一角錢。饑寒交迫的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當一位美麗的年輕姑娘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卻有點不知所措了,他沒有勇氣討飯,隻開口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姑娘看到他饑餓的樣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給他。男孩很快喝完牛奶,問道:“我應該付多少錢?”年輕姑娘微笑著答道:“一分錢也不用付。我媽媽教導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小男孩告別了姑娘,走在街上,覺得不僅自己渾身是勁兒,而且還看到上帝正朝著他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