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之後,那位姑娘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醫生對此束手無策。這位姑娘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當年的那個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了。他也參加了醫治方案的製訂。當看到病人的病曆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他的腦際,於是他起身直奔病房。來到病房,凱利醫生一下子認出病床上躺著的正是當年那位免費給他牛奶喝的恩人。他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恩人的病。從見到病床上的恩人起,他就特別地關照這個對自己有恩的病人。經過艱苦的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在通知單的旁邊,他簽了字。
當這位特殊的病人手裏拿到醫藥費通知單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讓她傾家蕩產。她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她不禁輕聲讀出來,“醫藥費:一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愛心是人生的寶貴財富。霍華德?凱利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那位女士真誠的幫助,當他取得成功的時候,他並沒有忘記當初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他所許下的諾言並不是一句不實的空話,而是用真誠和財富回報了那位女士。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要想讓孩子做到“以義為利”,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能夠想到別人”。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培養孩子信守諾言的品質
信守諾言,就是要求孩子在人與人的效中做到守時守信,守時守信的孩子更受人歡迎,更容易獲得社交的成功。因為在人際交往中守時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約束自己的基本要求,是懂禮貌、有教養、威信高的最直觀表現。
●教育孩子遵守紀律和秩序
守秩序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世界觀,也是人們講文明禮貌的一個重要內容。做為父母,要從小為孩子樹立“不守規矩,不成方圓”的觀念。有章可循,利己利人,不僅不會妨礙大家的自由,而且能保障大家更好地自由行動。想到別人,自覺地檢點自己的言行,把講秩序、守紀律,當成做人的基本準則。
●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當自己覺得方便時,就應該想到是否會妨礙別人。不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秩序。如最簡單的紅燈停、綠燈行這樣的交通規則。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遵守秩序的時候,一定要首先遵守秩序,一定要牢記我們身後始終有著孩童的眼睛在注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虛己遊世,自無禍患
子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人生斯世,自少而壯,自壯而老,孰能一日不與斯世斯人相周旋耶?顧應之得其道,我與世相安;應之不得其道,則我與世相違。莊子曰:“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此言善矣!
譯文
孔子曾經說:“我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去同誰打交道呢?”人活在這個世上,自幼到大,從壯年到老年,誰能夠一天不和這世間的人相互來往呢?隻有適應客觀規律,才會與世道相安無事;如果不適應客觀規律,就會和世道相違背。莊子說:“人能夠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意見而與世人來往,又有誰能害他呢?”這句話說得多好啊!
成功教子黃金法則
交朋友能使人有一種歸宿感,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好朋友和他們一起探索人生,分享其中的苦樂。有專家說:“童年時代的友情是日後所有其他親密關係的排練;沒有這種友情,日後的人際關係是很難建立的。”
這個世界上,誰離了誰都能活,可不能否認的是,失去或者幹脆就不擁有某些人的幫助與合作,生活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或許你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不受單位的約束。但你不可能是一個沒有圈子的人。實際上,住在城市的哪個角落裏對人的影響遠不如孩童時期的影響那麼重要,真正影響你生活,改變你生活的是那個看不見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