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0年,醫學上還沒有特效藥物能夠治愈惡性腫瘤,因此死亡率很高。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報告,1997年全世界死於惡性腫瘤的共706.5萬人,占死亡人數的12.6%。據統計,中國人口的死因譜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惡性腫瘤致死居全部死因的第二位。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在全部的惡性腫瘤中,這4種惡性腫瘤的比例高達70%以上。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環境和生活習慣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致癌物質在逐漸增加,這是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多種可以致癌的物質,而這些就存在於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麵。
首先,最普遍的就是空氣汙染。空氣汙染包括室內小環境汙染和室外大環境汙染。就室內小環境汙染而言,室內被動吸煙、燃料燃燒和烹調過程中都可能產生致癌物。有資料表明,室內用煤,接觸煤煙或其不完全燃燒物為肺癌的危險因素;烹調時加熱所釋放出的油煙霧也是致癌因素,不可忽視。
其次,職業致癌因子。有些上班族因為職業原因長期接觸石棉、無機砷化合物、鉻及其化合物、鎳、氡、芥子氣等物質,這些人很容易患肺癌。在石棉廠工作的吸煙工人的肺癌死亡率為一般吸煙者的8倍,是不吸煙也不接觸石棉者的92倍,可見石棉有致癌作用,且與吸煙有協同致癌作用。多年接觸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機溶劑的工作經曆,與白血病的發生有關。約15%的美國男性和5%的女性肺癌與職業因素有關。
再次,膳食結構的改變。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比以往大幅增加,過多攝入此類食物易刺激腸黏膜引起癌變。木炭火烤製的熏肉、熏腸中含有的3,4—苯並芘,燒焦的肉、魚、鍋底糊鍋巴中產生的多環芳烴類物質,點心、飲料、罐頭食品中添加的色素、防腐劑,被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等汙染的食物及殘留在水果、蔬菜中的有毒物質均可致癌。近年有用除草劑催發的無根豆芽,由於豆芽生長周期短,施放除草劑後,有相當部分被豆芽吸收並存積在豆芽體中,而使人身受其害。
另外,很多年輕的上班族有著不良的生活嗜好,這也是致癌的一大誘因,如吸煙、過度酗酒、過度飲用咖啡及糖精等都可能誘發腎癌及膀胱癌。科學數據顯示,吸煙者比非吸煙者患膀胱癌的概率高4~5倍。
除此之外,工作壓力大也是致癌的一大原因。當前,不少上班族承受著過重的工作壓力,而忽視了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果長期憂傷、鬱悶、憤懣等,也會打亂身體的內環境平衡,降低身體的免疫功能,而使身體內的癌變細胞得以生存發展。
防患於未然,遠離疾病
對於任何人而言,癌症的預防都勝於治療。盡管不同類型的癌症病因相異,但專家認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可以有效地預防各種癌症的發生。
第一,合理的膳食。
要想維持體內環境的平衡穩定,就要多攝入些新鮮肉類、蔬菜與水果,盡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和熏製、醃製類的高膽固醇食物。
第二,良好的生活習慣。
上班族不要終日“黑白”顛倒,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吸煙、不酗酒、不過度飲用咖啡及糖精等。
第三,調節心理壓力。
上班族應當學會適當的心理調適,減輕由工作壓力而帶來的體內係統紊亂,工作再忙也應抽空加強適度的體育鍛煉。最好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平時也不要忽視身體任何部位的不適,一旦有不良感覺必須及時求醫。隻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癌症的治療效果還是很樂觀的。
第四,警惕慢性疾病。
很多上班族對慢性疾病不以為意,其實有些疾病若不加以重視,也可能轉變為癌症。譬如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可能會導致胃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鼻咽部息肉可能會演變為鼻咽癌;皮膚黏膜的潰瘍可能會誘發皮膚癌;食管上皮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變;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甲狀腺腺瘤可能會演變成甲狀腺癌;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是引發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等等。
第五,了解早期癌症信號,早發現早治療。
要想盡早發現癌症,除了定期去醫院進行篩查外,還有賴於提高警惕,學會自我檢查,自我發現,以便及時就醫。在這裏,舉出一些癌症早期的信號,如果出現了類似情形,必須及時到醫院進行全麵檢查,排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