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心”事重重,“壓爆”心髒(5)(2 / 3)

緊張、繁忙、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似乎是上班族們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更是展現其聰明能幹的一種途徑,或者說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習慣,其中有著必須,有著感歎,甚至也有些許的無奈。紛繁複雜的職場充滿物欲和暗箭,在公司利益至上的旗幟下,經常要加班,工作量大,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從上班到下班,精神一直處於亢奮與緊張的狀態,誰也不想不忙,誰也羞於不忙。快節奏綜合征的出現,一方麵是因為城市化、都市化的進程加速,社會競爭愈發激烈,在城市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另一方麵,報紙、電視、網絡等各大媒介也在頻繁地將成功人士的生活展現在人們眼前,告訴人們成功是什麼樣子,富裕的人是怎樣生活的,激發了人們的欲望,在欲望的驅趕之下,上班族開始不斷追求“成功”,進而加快了奮鬥的步伐,忽略了身體的支撐力度。

然而,如果人們長期處於快節奏的環境裏,大腦的活動也就經常處於連續的、快速的狀態中,容易造成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緊張不安,從而引發心理障礙等問題。那些原本生活、工作習慣於墨守成規的人,一旦進入了“快節奏”的生活中,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應就更為突出。一些得了快節奏綜合征的人甚至強迫自己長期處於快節奏的生活中,就算是出去郊遊或逛街,也會不停地看時間,催促自己盡快結束活動。這種人似乎閑不下來,隻要稍有空閑,便覺得無所適從,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防患於未然,遠離疾病

調查研究顯示,全世界有30%~40%的人身心整日被工作的忙碌和焦慮占據,而本應屬於自己的休息和娛樂早已被拋之腦後,最終使得身心超負荷運轉,陷入亞健康狀態。針對這樣的現狀,很多國家都開始了抵製做“時間奴隸”的運動,呼籲人們減緩自己的生活節奏,找回那些被工作擠占掉的業餘時間,尋求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不做時間的奴隸,讓生活更加人性化。

首先,上班族平時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切合實際地評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壓力,對自己不要有過高期望。學會分散壓力,若有嚴重問題,及時向專業人士請求援助,切忌勉強忍受;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減少瑣碎的事情,有的管理者不懂得怎樣把責任分攤給其他人,而堅持事必躬親,其結果是常陷於小事之中,從而感到憂慮、焦急和緊張,總是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而且,還要保持心情開朗,不要過於計較瑣碎的事,也不要為一時的緊張忙碌而心事重重,善於從心理上作自我解脫。

其次,上班族還要學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現代生活,雖紛繁複雜、瞬息多變,但若合理安排,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無妨的。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盡早做好安排,明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什麼事應該怎麼做,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另外,休息和運動是減緩工作壓力的良方,上班族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要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此外,每周做3次運動也可以減緩改善、擺脫壓力,如遊泳、慢跑、球類、健身操等。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成功也是每個職場人都渴望攀登的高峰。不過,別忘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不懂得珍愛健康,即便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也難以跨越。

健康箴言

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鬱就是病魔。

——哈利德頓

知識焦慮綜合征,

綁架上班族的凶手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很多上班族白天在職場拚殺,晚上還要馳騁考場,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力,改變不滿意的現狀,為自己的將來贏得資本或是心理安慰。

綜觀國內的各類考試,可謂是名目繁多,僅僅是英語類的考核就有TOEFL、BEC、IELTS、GMAT、GRE、MCAT、MELAB、LSAT、TSE等;還有一些會計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律師資格考試,等等。盡管這些考試項目五花八門,但卻都有著各自龐大的市場,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多數上班族對自己職業前景的擔憂。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63.7%的高學曆者認為工作中麵臨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專業知識更新快,知識結構不完整。他們肯定自己的工作壓力既不是競爭對手所致,也與工作時間無規律,加班加點無關,而是專業知識更新快,知識結構不完整造成的。其中,還有20%左右的人認為,所在企業無法提供給自己繼續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使自己在知識更新速率過快的大環境下有危機感,擔心自己在競爭中被淘汰。在工作的白領中,辭去工作專心上學的畢竟是少數,很多人都是邊工作邊學習,即便是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為了迎接考試,還是得占用8小時以外的大部分業餘時間來追趕複習進度。這樣一來,很多上班族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於是整天頭昏腦漲,麵容十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