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腰束胸壞習慣,影響健康不合算。
——諺語
從不休假,得不償失的選擇
當前,很多上班族都將工作視為生活的首要任務,他們幾乎很少享受年假,即便是平時的周末也都會用來工作。盡管體現出了敬業精神,表現出了奮鬥的激情,但從不休假絕對不是一個好習慣。因為身體在“連軸工作”的循環下會漸漸不堪重負,進而染上慢性疲勞綜合征。慢性疲勞綜合征是指持續6個月以上的身心疲憊感,可伴有肌肉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低熱、頭痛、咽喉疼痛、多個關節疼痛、睡眠異常、體重改變等,並導致工作、學習以及社會活動能力明顯下降。調查顯示,日本每年約有1萬人因該疾病引發過勞死,如果上班族隻曉得工作,而不懂得讓身體休息,遲早有一天會以健康作為代價,遭受疾病的懲罰。
現代上班族經常會感到“累”,他們每天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穿梭於職場之中。成堆的文件需要處理,不停地接待和拜訪客戶,還有寫不完的計劃和總結。有些人幹工作有拚命精神,遇有重要的項目更是不肯放手,不由自主地自覺加班;有的人由於家庭負擔重,工作忙碌,想休息也身不由己,還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被淘汰出局。不管走到哪裏,我們都不免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與感慨:累死了,太煩了……工作累,複雜的人際關係更累,還有很多無以言表的委屈,帶著這些“累”還要去應對明天未知的壓力。長期在這樣的緊張、疲勞狀態下,身體的勞累持續積累超出身體的承受範圍時,就會引起身體各個器官慢性的功能失調,最終達到“崩潰”的程度。這時,人體會感覺有持續不能緩解的疲倦,並出現低熱、頭痛、咽痛、肌肉酸、腹脹、心慌等全身症狀。在醫院做各項檢查均顯示正常,但身體就是感覺說不出來的難受,其實這就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表現。
慢性疲勞是一種壓力病,如果這種狀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和糾正,還會誘發各種病變。疲勞症狀強烈的人,較一般人患上呼吸道感染、消化性潰瘍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許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平時操勞過度,可能導致猝死。一般來講,慢性疲勞綜合征是有前兆的,先是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然後出現精神不振、情緒失常,最後出現持續的身心疲憊感。如果上班族發現自己有類似情況,就要提高警惕,這是處於疾病前期的亞健康狀態。
防患於未然,遠離疾病
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這句話不無道理。從不休假的上班族們,應當改變這種壞習慣,杜絕慢性疲勞綜合征。
第一,適當休息。
上班族應當學會調整作息時間,凡事不要強求,該休息就休息,該休息時控製自己不去想工作。每隔三個月改變一下身體環境,利用節假日或年假出外旅遊,讓身心得到全麵的放鬆。
第二,學會釋放壓力。
現代生活中的高強度緊張感與壓力,通常會使上班族心理處於一種混亂與不安寧的狀態,進而出現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問題。這種心理性的疲勞不能單純依靠睡眠休息解除,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宣泄出不良情緒,可以找幾個知心朋友聊聊天或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同時,應講究心理衛生,加強品德修養,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開闊心胸,以減少產生心理性疲勞的誘因。
第三,適當運動。
辦公室一族如果長期進行複雜的腦力勞動,就會消耗大量能力,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降低腦細胞的正常功能。這時可以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使大腦在運動中得到放鬆,消除疲勞。但要注意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
健康箴言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達·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