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工作運動,別讓健康異位(1)(1 / 3)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身體是人們生存與生活的本錢。都市的上班族們為了工作,或是久坐不動,或是透支體力,他們沒有意識到“生命在於運動”的真諦。體力勞動不等於體育運動;久坐不動,形同“坐以待斃”;選擇運動健身,卻不曉得環境汙染的傷害;運動中的一些陋習是引發大禍患的元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不規律運動,把健康一步步推向危險的深淵;運動不當導致損傷,疼痛難忍又影響工作和生活。上班族們,千萬不要因為忙碌而忽略了運動,也千萬不要陷入了運動的誤區而損害了健康。不管工作還是運動,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因為它才是人生中最值得增加的儲蓄。

體力勞動,別以為這也是運動

都市上班族中,有不少人從事的是體力勞動,他們每天要進行行走、搬運貨物等工作。這些人通常認為,自己每天都在幹活兒,而這些都是運動,不需要再專門進行體育鍛煉。實際上,這種認識是片麵的。勞動的確是一種身體活動,能夠增強體力,也可以鍛煉身體。但是,勞動和體育活動並不等同,兩者有很大區別。

一般情況下,人們所從事的生產勞動通常都是單一的重複運動,多限於身體局部的反複活動和固定姿勢的動作,身體範圍和性質受到較大限製。為此,對身體的影響隻能局限在某些部位的組織和器官,往往隻能有一個或幾個肌肉群得以活動,長年累月單一重複的勞動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勞。而且,長時間局部勞動的結果很可能造成職業性的缺陷或疾病。例如,長期單調的彎腰動作,容易使腰背肌群疲勞,骶棘肌損傷,通常稱腰肌勞損;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致使下肢及腰背肌肉長期緊張,還會造成下肢血液回流的障礙,容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而需長時間坐著工作的,則會使腹壓增高,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

相比之下,體育運動則不同。體育鍛煉多種多樣,而且不是簡單的“動”,它能夠使全身各部位得到全麵的發展,使人體各器官機能的潛力充分發揮,因而對人體鍛煉作用更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在循環係統方麵,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縮能力;在呼吸係統方麵,能改善肺活量,使血液的氧含量增加,全身得到充足的氧,這是一般體力勞動所達不到的。而且體育鍛煉還能提高神經係統機能協調性,使它反應更為迅速、準確和靈活。

有些人認為自己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憊,再進行運動會更累,其實不然。適當的體育運動能夠消除疲勞,因為人體的疲勞發生在中樞神經係統的高級部位,即腦皮層中,而並不是在局部。一般來講,大腦皮層支配進行勞動的那一群神經細胞由於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會最先出現疲勞,如果調換一下活動較少的神經細胞進行工作,使大腦皮質的興奮抑製下去,那麼原來已經疲勞的部位便會得到休息,而且比靜止休息效果更好。疲勞的另一種因素是局部肌肉活動代謝物的積累。進行適當的全身活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疲勞肢體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加快代謝廢物的消除,使肌肉的收縮能力恢複正常,疲勞也會消失。

另外,體育運動還能夠提高人體各器官對體內外各種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多種疾病;同時,還可以讓人充滿活力。精神健康和軀體健康關係十分密切,樂觀、開朗是健康長壽極其重要的原因。體育活動能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和腎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從而提高人體各器官的能力,改善肌肉代謝狀況,促使疲勞的器官迅速恢複工作能力,所以它是一種積極性的休息,能夠給人帶來青春的活力,使生活充滿生氣和歡樂,使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

除此之外,體育鍛煉還有助於培養勇敢頑強的堅強意識,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調節情感等,這些更是體力勞動所不能代替的。

防患於未然,遠離疾病

任何一種體力勞動,總是有一部分肌肉活動多一些,另一部分肌肉活動相對少一些,使得肌肉活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此,體力勞動者在選擇運動時,應當注意彌補這種局限性。

首先,如果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的站立,那麼這些人在做體育運動時候應當注意全身各個部位的鍛煉,防止患腰腿痛、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

其次,如果是平時需要經常彎腰進行生產勞動的人,呼吸係統得到的鍛煉相對少一些。因此,在做健身運動時,要多做擴胸運動及伸展運動,以及一些慢跑運動,以增強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

最後,對於其他保持固定姿勢工作的勞動者,應當有意識地做一些與自己勞動姿勢相反或改變體位的活動,如持續弓身彎腰的,可做些後仰伸展的動作;裝卸工在搬運貨物完畢後,可做些放鬆四肢的活動等,隻要能夠緩解機體的緊張程度,就能讓機體得到必要的放鬆和休息。

總而言之,主要集中於上肢體力勞動的人,在選擇健身項目時,應著重活動下肢,反之則應多活動上肢。切勿以為自己是體力勞動者就可以忽視參加體育和健身活動,一定要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堅持下來一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健康箴言

如果你想強壯,你就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你就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你就跑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