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標準
目前,國內高脂血症的診斷標準規定為:成年人空腹血清總膽固醇>5.72毫摩/升,三酰甘油超過1.70毫摩/升。如果血清總膽固醇在5.2~5.7毫摩/升,則稱之為邊緣性升高。
臨床上通常將高脂血症分為以下4種類型。
1.高膽固醇血症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超過5.72毫摩/升,而三酰甘油含量正常,即三酰甘油低於1.70毫摩/升。
2.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增高,超過1.70毫摩/升,而總膽固醇含量正常,即總膽固醇低於5.72毫摩/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均增高,即總膽固醇超過5.72毫摩/升,三酰甘油超過1.70毫摩/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HDL-膽固醇)含量降低,低於0.90毫摩/升。
二、臨床檢測
(一)檢測項目
對於高脂血症患者,學會看化驗單,了解常用血脂監測項目的臨床意義非常重要。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血脂化驗項目包括: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6項。其臨床意義為:
1.血漿總膽固醇(英文縮寫:TC)正常值範圍2.9~6.0毫摩/升。一般將5.17~6.18毫摩/升作為臨界水平,大於或者等於6.21毫摩/升則需要進行降血脂藥物治療。研究表明:膽固醇升高出現在冠心病發病之前,膽固醇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引起高脂血症患者的高度重視,積極進行治療。
2.血漿三酰甘油(TG)正常值男性為0.45~1.81毫摩/升;女性為0.23~1.22毫摩/升。如果三酰甘油高於正常值,就應當進行藥物治療。因為三酰甘油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國外有3項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證明,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中老年人冠心病發病的預測指標。
3.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正常值為0.78~
2.08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具有肯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它通過運載周圍組織中膽固醇到肝髒進行代謝而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如果HDL-C低於正常或減少,提示患者易患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4.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般認為應當小於3.62毫摩/升。一般把3.36~4.11毫摩/升看作臨界水平,大於或等於4.14毫摩/升作為開始進行藥物治療的水平。研究表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濃度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LDL-C升高的患者容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等。
5.載脂蛋白Al(Apo Al)正常參考值為1.1~1.6克/升。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脂蛋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它可以結合周圍組織的遊離膽固醇,促進動脈壁細胞中的膽固醇清除,並且將其運送至肝髒內代謝。如果人體缺乏載脂蛋白Al,可以出現嚴重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
6.載脂蛋白B(Apo B)正常值為0.8~1.0克/升。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脂蛋白。臨床研究顯示:載脂蛋白B增高與冠心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即使患者的總膽固醇低於正常水平,載脂蛋白B升高也是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二)檢測前的注意事項
高脂血症患者在去醫院檢查血脂時,應注意以下幾類。
(1)采血前24小時內不飲酒,不做劇烈運動。
(2)采血前最好停用影響血脂的藥物(如調脂藥、避孕藥、激素、某些降壓藥等)數日或數周,否則應當記錄用藥情況。
(3)采血前2周內應該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並且保持體重穩定。抽血前3天內禁止大魚大肉等高脂飲食,也不要有意饑餓或者故意隻吃素食。否則,所測得的結果不能代表平時的基礎水平。因為高脂飲食或者饑餓都會引起血脂水平的暫時升高。
(4)應在生理病理情況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抽血化驗。在4~6周內沒有發生急性感染、發熱、急性心肌梗死、婦女月經期、應激狀態、創傷等。因為這些情況會影響血清脂質的含量。所以,應盡量避免在上述情況下取血。
(5)應在空腹12小時(可少量飲水)後晨間取前臂靜脈血。除臥床的患者外,一律以坐位5分鍾後取血為宜。
(6)由於人的血脂不是一個恒定值,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最好測量2~3次(間隔1周),取平均值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