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熱情是一種能把一個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的力量。在所有偉大成就的取得過程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工作中,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頭腦聰明並具有工作激情的人完成的;所有事業有成的人,都是在經曆一連串的失敗之後依然滿懷激情地努力拚搏,最終建立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的裏程碑。
克裏曼特-斯通於1902年5月4日生於美國芝加哥貧民區。在斯通童年時,他的父親便離開了人世。由於生活困難,斯通賣報賺錢維持生計。斯通的母親是位很有修養的美國婦女,她省吃儉用,把積攢的錢投資於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險公司,並在後來幹脆成了這家小公司的保險推銷員。
年少的斯通深受母親的影響,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開始利用假期為保險公司推銷保單。當他按照母親的指點,來到一棟辦公樓前時,他不禁猶豫了:進還是不進呢?在大樓前徘徊了一會,斯通感到有一點害怕,他想打退堂鼓了。這時,他的腦海裏出現了當年賣報時的情景。於是,斯通站在那棟樓前,一麵發抖,一麵默默地對自己說:“當你嚐試去做一件對自己隻有益處,而無任何傷害的事時,就應該勇敢一些,而且應該立刻行動。”
然後,斯通毅然走進了大樓,他想:“如果我被踢出來,我會像當年賣報紙時那樣,再一次壯著膽進去,絕不退縮。”就這樣,他進行了自己保險生涯的第一次拜訪。
第一天的推銷,斯通還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當他從一間辦公室出來時,馬上衝進下一間辦公室。這樣,由於不給自己猶豫的時間,避免了思維的空間,從而可有效地克服自己的畏懼感,也節省了途中時間的浪費。
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斯通爭取到兩位客戶。對斯通而言,這是人生旅程的一座新裏程碑。
此後,斯通20歲時,創辦了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取名為“聯合保險代理公司”。公司剛開張時,就他一個工作人員。但開張營業的第一天,居然有50多位客戶投保。聯合公司的信譽慢慢地受到當地人的認可,有一天,他居然推銷出120多份保單,令人難以置信。
斯通36歲時,已成為百萬富翁,他創辦的公司後來成了美國混合保險公司。截止到1990年,公司的營業總額達2.13億美元,公司擁有5000位保險推銷員。
斯通一生都從事推銷,既推銷保險,也推銷信念和成功的方法。他與人合作出版《以積極的精神態度獲得成功》一書,發行25萬冊。1962年,他又出版暢銷書《永不失敗的成功之道》。
後來,他買下霍斯恩出版公司。斯通一度身兼三職,即美國混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阿波特公司的董事及霍斯恩公司的董事長,他成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擁有近4億美元的資產。對於自己的成功,斯通是這樣認為:“遭遇困境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等待時機東山再起。推銷的成功取決於你對工作的熱情。”
可見,保持工作的激情,可以激發出一個人鞭策自己、鼓勵自己的內動力,從而加強了自身優勢的建立,使自己無論是在麵對逆境之時,還是身處於困難之中,都能無所畏懼的大踏步前進,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具有成就大事的潛質,不僅反應敏捷、聰明伶俐的人是這樣,那些相對木訥、甚至看起來有些愚蠢的人,也有這樣的潛質。隻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熱情,憑借著這種熱情的力量,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英國作家班揚一生窮困潦倒。他曾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讓自己獲得自由,他曾不得不和雙目失明的女兒瑪麗分別,按他自己的說法,這就像從他的骨頭上拆下一塊肉一樣;他接納了一戶窮苦人家,他們依賴他才能夠生存;他熱愛自由,也有很多抱負,但所有這一切並沒有使他放棄布道的工作。他在幼年時期曾經受過一些教育,但長大後幾乎忘得一幹二淨了,於是就在妻子的指導下又重新學習,開始閱讀、寫作。最終,這位來自貝德福德的補鍋匠,雖然自己無知無識,不名一文,受人歧視,卻憑著自己的信仰與熱忱,寫出了一部吸引了全世界讀者的不朽寓言《天路曆程》。
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在談到自己雇傭員工的標準時說:“我從不愛用那些抱怨環境,抱怨職務、待遇與自己的才能不相稱的員工。我所喜歡的員工都是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和熱忱,充滿了責任心的員工,這種員工也許本身能力並不是很出色,但他們在工作中踏實、肯幹,對自己的工作不挑剔,真正能在工作上花力氣,遇到困難和麻煩不會退縮。”因此,鬆下先生對公司雇傭到能力隻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僅不急不氣,反而說這是“公司的福氣”。鬆下本人給自己打的分數也隻有70分,然而正是這個鬆下口中70分的團體,打造了“鬆下”這個世界知名的品牌。
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老板都會十分欣賞並加以重用,因為企業的支撐和發展都需要這樣的員工。員工具有工作激情,是贏得老板欣賞的首要條件。著名人壽保險公司推銷員弗蘭克-貝特格在他的自傳中,向所有的職業人充分詮釋了這一點:
“在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我被開除了,理由是我打球時無精打采。老板對我說:‘弗蘭克,離開這兒後,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需要生氣和激情。’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忠告,雖然代價慘重,但還不算太遲。於是,當我進入紐黑文隊時,我下定決心在聯賽中一定要成為最有激情的球員。從此以後,我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勇士,擲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於幾乎要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為了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場上奔來奔去,完全忘了這樣會很容易中暑。
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刊登了比賽的消息,上麵這樣寫道:‘這個新手充滿了激情並感染了我們的小夥子。他們不但贏得了比賽,而且看來情緒比任何時候都好。’那家報紙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叫‘銳氣’,稱我是隊裏的‘靈魂’。三個星期前我還被人罵作是‘懶惰的家夥’,可現在我的綽號竟然是‘銳氣’。於是,我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這並不是因為我的球技有多麼出眾或是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激情打球以前,我對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還有什麼能使我的月薪在10天內竟上升了700%呢?”
同樣一份工作,由不同的員工來做,有激情和沒有激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充滿激情的人能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更多輝煌的業績;而沒有激情、懶散的人,對工作往往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此外,作為員工對待工作還要有恒定的熱愛,保持始終如一的激情工作的精神。有這樣一種現象,通常剛進公司的員工,最初接觸一項工作的時候,由於陌生而產生新奇,於是千方百計地了解、熟悉工作,盡心盡力地去做好工作,這是主動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職業生涯中的反映。而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質和程序,日常習慣代替了新奇感,這些員工就會產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緒,容易故步自封而不求進取。有激情才能有積極性,沒激情隻能產生惰性,一有惰性就會使你業績不佳,業績不佳難免要被“炒魷魚”,這也是職業生涯中的一條規律。由此看來,你能不能在競爭中取勝,關鍵靠你的心理素質和內心動力,也就是靠堅持不懈的工作激情。
激情代表著一種積極的精神力量,它是人人都具有的,隻要善加利用,就可以在工作中使之轉化為巨大的能量。作為一名員工,要想在工作當中充滿激情,你要告訴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歡的,然後高高興興地去做,使自己感到對現在的職業已很滿足;另外,你還要表現自己的激情,告訴別人你的工作狀況,讓他們知道你為什麼對這項工作感興趣。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理由充滿工作激情,不論是作家、教師、工程師、工人、服務員,隻要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就應該是熱愛的,熱愛也就自然珍惜。但有些職業在經過深入了解以後,可能會感到並非如此,用不著付出多大努力,便以例行公事的態度去工作。這樣工作就會出問題,工作效率也不會太高。其實,再熟悉的職業,再簡單的工作,都需要你以飽滿的激情去對待,絕不可掉以輕心、缺乏激情。如果一時沒有煥發出激情,那麼就強迫自己熱情地投入,久而久之,你就會逐漸變得富有激情。
總之,作為一名員工,在工作當中就是要讓自已變得積極熱情起來:讓激情引領自己的事業走向新的高度。
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個員工是否能夠自動自發地工作,是否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是那些成就大業的員工和凡事得過且過的員工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
在一個公司中,當領導不在身邊卻更加賣力工作的員工,將會獲得更多的獎賞。如果隻有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最嚴格的表現標準應該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南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上司對你的期望更高,那麼你就無須擔心會失去工作。同樣,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麼升遷、晉級也將指日可待。
所以說,任何員工在進入企業時,都要知道,無論他做什麼事,都應該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隻有明白了這一點,他們才能知道,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從小事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人們隻有深刻地認識到這個道理,才會真正重視那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小事,形成認真仔細的辦事風格。這項美德具備與否,將對你一生的事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個年輕女孩在一家房產開發公司工作,她是一名設計師,為了工作要常常往工地跑,因為她需要了解工地現場的每一個玎節,還要為不同的客戶修改不同的建築風格。她的這份工作非常苦,但她仍然主動地去做,沒有一句怨言。有一次,老板安排她為一位客戶做一個設計方案,時間很緊,隻有兩天時間。設計需要靈感,當女孩看完現場後,立即行動起來。為此,她兩天兩夜沒合眼,滿腦子都想著如何把這個方案弄好。她一次又一次地設計,一次又一次地改動。兩天後,她帶著布滿血絲的眼睛把設計方案交給了老板,並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為這件事,女孩得到了老板的升職,薪水也翻了好幾倍。
老板們都知道,具備這種美德的人非常少,而要找到這種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員工就更是難上加難。在職場上考慮問題不周密、辦事不積極等司空見慣的壞習慣仍隨處可見。他們多年來絞盡腦汁做的事就是挖掘那些可以勝任工作的人。他們的業務並不需要特別的技藝,隻要你有責任、有朝氣地工作就行。他們不斷地聘請員工,卻又不斷地解聘員工,原因就在於這些員工粗心、懶惰、不負責任。
很多人之所以粗枝大葉,就在於他們隻圖享受,不思進取,根本沒有將本職工作做得完美無缺的意識。人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隻求享受的頭腦是絕對不能在工作中做到完美的。工作與享受應當分開,工作時就要全身心地工作。那些工作時還念念不忘享受的人必將把工作搞砸。有一個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獲得高薪職位的女性,她上班沒幾天就高談闊論要去“快樂地旅行”,結果到月底,卻因工作不力而被解職。
提前上班,別以為沒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睜大眼睛在瞧著呢!如果能提前一點到公司,就說明你十分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點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規劃,當別人還在考慮當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麵了!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確認,那是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當顧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是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誰該為此問題負責,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將問題解決。下一次當顧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幫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讓他人來處理時,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吧。
嚴謹細致才能做到優秀
嚴謹細致地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一個人減少工作失誤的根本保證?
2000多年前,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說過:“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到了韓非子時,又將此段話做了進一步的提煉:“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可見,古人對嚴謹細致的做事態度的重視。
在現代職場中,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沒有哪一個人不想把事情做好,可是有很多人盡管做事十分努力,但卻總是因為自己的粗心,把不該做錯的事情做錯了,把該做好的事情做砸了。這正是因為,他們在工作時不夠嚴謹、不夠細致而造成的。有些人因為對上級安排的工作粗心,或是沒有做好,或是忘記了沒有去做,造成工作被動、工作效率低下,從而長期難以得到提拔或重用。很多人會責怪領導做事不公,沒有發現、重用他,其實這都是自己的粗心造成的惡果。所以,每一名員工都應在工作中培養自己嚴謹細致的做事態度。
秦川機床集團就因傳承了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從而在機床工業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位於八百裏秦川西端的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的大門前,有一塊寬2米、高1米左右的大石頭,石頭上刻著“慎易、敬細”四個大字,非常醒目。秦川機床集團公司就是為了時刻提醒公司所有員工,無論決策大小,都必須謹慎細致。董事長龍興元說:“回顧秦川機床40年的曆程,我們常常需要在難與易、粗與細之間做出抉擇。尤其是當我們要將自己定位在以精密製造為特色的製造業,決心樹立中國精密製造的大旗時,我們就更深深感受到古代哲人們在道出嚴謹細致成大事的良苦用心。”
龍興元還解釋道:“慎易,有兩層意思:一是越簡單的,越要慎重;二是解決複雜問題,要從簡單入手。敬細,就是要做細致工作,尤其生產精密機床的企業就必須時時處處都要做到精細。秦川機床的係列齒輪磨床,其結構、控製係統等在眾多型號的機床中最為複雜。以工件運動為例,有展成運動、分度運動,同時運動精度又非常高,是微米級的,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的l/7到1/10。齒輪磨床因其精密被譽為機床工業‘皇冠上的珍珠’。”
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隻有具有嚴謹細致的做事態度,才能在事業上走得穩、行得遠。否則,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花費在做事不夠細致認真所造成的失誤上。因此,作為員工,絕不要忽略那些簡單的小事情,不要輕視那些被別人認為很容易的細節和細致的工夫。如果一個人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到位,這就是不簡單;大家都認為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一個人能認真嚴謹地做好,這就是不容易。
一名嚴謹細致的員工,總是會考慮應該怎麼做、要怎麼做,隻有這樣才會把工作做得更令人滿意。由注意細節所做出來的工作也一定能抓住人心,雖然在當時也許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這種工作態度形成習慣後,一定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益。
那麼,作為員工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培養自己在工作中嚴謹細致的良好態度呢?
1.從對點滴小事的嚴格要求做起
一個人的態度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逐漸形成的,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每個人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會形成習慣,好的職業素質和習慣並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需要不斷積累。
員工要培養嚴謹細致的做事態度,就要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首先,要嚴格遵守工作時間。遵守時間是最基本的工作態度,也是對自己最起碼的要求。上班不要遲到,下班時不早退,以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不因私事影響工作。例如,不在工作時間接打私人電話,不因私事帶親人朋友來單位,以免影響工作效率。再次,不因玩樂耽誤工作。在休息日的最後一天,要做一個心理調整,想一想本周該做哪些工作,定一個周密的工作計劃,以清醒的頭腦去上班。
2.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得全麵周到
在日常工作中,員工就要既著眼於理論的運用,又著眼於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還要不怕艱苦,不怕煩難,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不但要了解曆史、把握現實,還要看到長遠,看到發展;要既看到有沒有必要,又要看到有沒有可能;要既想到可能產生的積極效果,又要想到可能產生的負麵效應。
3.對自己一定要“苛刻”
做事嚴謹細致,員工一定要從嚴要求自己。每天做好工作計劃,準備好備忘錄,事無巨細一件一件完成。對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要身先士卒,爭取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到位,不能敷衍了事。隻有在一係列細節上對自己嚴格要求,才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一直困擾自己的粗心大意的毛病漸漸銷聲匿跡。
總之,作為員工,隻有在工作中做到嚴謹細致,才能把個人潛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凝聚起來,發揮出來;才能少走彎路,少出紕漏,穩操勝券,取得事業上的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