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由認知、領悟而激發出來的主動精神,會產生新的力量,成為通往成功的有效捷徑,而不論成功途中有多少艱難險阻。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勇敢地麵對真正的自己,並且誠實地對待自己,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當你發掘真正的自我之際,你就會驚訝地發現——我是一位如此積極主動的人,我總是要經常微笑著,總是沉靜自若,總是堅強可靠,我的內心已迸發出無比的自信。有或沒有。這是你內在的自己,真實的你。如果你總是沒有展現出你真實的自己,那隻是因為你尚未進入到高層次的存在。我相信,當我們擁抱著匿居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女神”時,它就一定會出現。威廉-詹姆斯曾經寫道:“當一個人愛上他內在種種美好的可能時,得以限製這些可能的力量,會愈來愈不能牽製他了。”

通常我們有較高層次的靈感出現之時,也是事事順心如意之時。此時我們易於認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每一樣東西都適得其所。我們並不明白,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內心感覺美好的緣故。我們身處生命之流當中,深深地喜愛生命。我們適得其所:真正的自我與真實的生活彙聚,而流入完滿充盈之境。

然而,我們要如何才能時常去開拓這種精神上的活力泉源呢?我們要如何才能更頻繁地去接近這股生命之流呢?我們要如何學習主動去獲得成功呢?

冥想有助於此。長距離的步行,浸泡在香氣四溢的泡沫浴中,在需要時的前一天洗頭,微笑著麵對每個我們遇見的人,對自己更溫柔一些,看看日升或日落,拍撫一隻動物,跟小孩玩耍,以小小的欣喜去期待每一天,心存感激,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的心智成長。

最重要的是,要樂於去主動接受改變,去歡迎改變。“注意、等待,時間會展現並實踐其目的”,瑪麗安-威廉森說,“在等待之時,我們不可沒有自覺。我們必須思考與成長,歡喜與夢想。”

主動地態度有助於成功

渴望成功的人首先必須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如果你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那麼,你達成目標的機會一定就會更大。換句話說,成功的關鍵在於主動。

主動是一種特質,能帶來自我滿足、自我尊重,是一天24小時都伴隨著我們的精神力量。我們可以指揮並且充分掌握無形的“自我”,它將引導我們獲得榮耀、名聲及財富——或是將我們放逐到失敗的悲慘境地。林肯的一位朋友告訴他,他的敵人在背後惡意中傷他。“我不在乎他們怎麼說,”林肯回答,“反正他們說的不是真話。”坦蕩的個性使林肯不為流言所困。

主動是一種動機,是一種對成功的渴望,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誌。因此,你在著手進行一項計劃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目標是否正確,自己的意誌是否堅定。問自己:“我是否想要以不懈的努力,頑強的鬥誌,積極行動去獲得成功,或者我希望不勞而獲?”向別人證明你的主動非常困難,但是你必須隨時準備好,努力去做到。

馬莎-貝利創辦了一所學校,讓美國佐治亞州貧困山區的兒童就讀,那些孩子的父母無力供他們上學。初期學校的收支很難平衡,她努力籌措資金維持下去。後來她求見亨利-沃特,說明學校的情形,請求沃特捐一點錢。但是他拒絕了。

“好吧!”貝利說,“那麼請你給我一袋花生好嗎?”這項奇特的要求令沃特無法拒絕,於是給了她買花生的錢。貝利小姐和學生們一起把花生種到地裏,經過幾次的收成,積累了相當多的一筆錢。然後她帶著錢又去見沃特,說明她如何使他的小額捐款增加了好幾倍。沃特大為感動,並且捐助了足夠的拖拉機及農場設備,幫助她的學校農場自給自足。幾年之內,他陸續捐助了逾百萬美元,用這些捐款建造的美麗建築,迄今仍然矗立在校園之內。

“她的主動和別出心裁的募款方式,”沃特說,“實在讓我感動。”她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了信心,以實際行動說服了沃特,從懷疑她、拒絕她進而幫助她。她深信自己的努力非常有意義,永遠不因為挫折而屈服。

麵對困難時,你對於達成目標的堅定意誌,將會支持你度過艱難的時期。主動,是達成你自己的人生目標的關鍵性的一步。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積累,就是卓越的積累。平凡的工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偉大。

很多在職人員都在工作中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沒趕上英雄時代,否則也會名揚天下。言下之意,都是不滿足於自己從事的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

的確,平凡的工作崗位,很可能會讓一個人的一生默默無聞的度過,但是這種付出是對一個人人生價值的肯定,所有努力是為他人帶來幸福的保證。桂林市優秀黨員楊軍便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楊軍是一名汙水處理工,這樣的一個工作崗位可以說是最平凡、最基層、最髒、最累而又最不起眼的,可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楊軍硬是在癡迷、發狂的狀態下幹了整整20年。20年裏,他數不清自己有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是在工作中度過的;20年裏,他說不清自己不分白天黑夜、隨叫隨到的幹了多少事;二十年裏,他記不清自己修複了多少台設備,更換了多少次盤根。他記得清的是所管的工藝班有多少台設備和每台設備的性能;他說得清的是“保護環境,造福人類”再幹20年也心甘情願的真誠……

楊軍一直有著這樣的信念:“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幹,既然幹了這一行,就要把這一行做好。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再苦再累我也甘心。”

實際上,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湧現出了很多神聖而又偉大的奉獻者。清水龜之助,這是個幾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的名字,甚至比鬆下幸之助更為人們所熟知,然而他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郵差,並沒有多麼輝煌的事業經曆,但卻得到了很多國人的尊敬。

清水龜之助原來隻是一名橡膠廠工人,後來轉行做了郵差。但是新工作並沒有改變他以前工作時的那種厭倦心態,他認為這樣辛苦的底層工作沒有一絲一毫的樂趣和意義。於是在做了一年的郵差工作之後,就又心生厭倦和退意。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車信袋裏隻剩下一封信還沒有送出去,他便想到:我把這最後的一封信送完,就馬上去遞交辭呈。然而這封信由於被雨水打濕而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還是沒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由於這將是他郵差生涯送出的最後一封信,所以清水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東打聽西詢問,好不容易才在黃昏的時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來這是一封錄取通知書,被錄取的年輕人已經焦急地等待了好多天,當終於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年輕人激動地和父母親擁抱在了一起。看到這動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體會到了郵差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因為即使是簡單的幾行字,也可能給收信人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喜悅。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份工作啊!我怎麼能夠辭職呢?”從這以後,清水更多地體會了工作的意義,他不再覺得工作乏味與厭倦,他深深地領悟了職業的價值和尊嚴,因此做郵差他一幹就是25年。

從30歲當郵差到55歲,清水創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紀錄。他在得到人們普遍尊重的同時,也於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見和嘉獎。

其實,每一份平凡工作都有其偉大的意義,每個在職人員都要清楚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工作的神聖之處不僅在於滿足生存需要,更在於能為每個人帶來尊嚴,為平凡的生活增添價值和色彩。

有一個年輕人,沒有如願地被當時著名的醫院錄用。爭取到一個好的醫院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上加難,因此,他到了一家效益並不好的醫院工作。可這沒有阻止他成為一位著名的醫生,還創立了世界馳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這個年輕人就是威廉-奧斯拉,他在被牛津大學聘為醫學教授時說:“其實我很平凡,但我總是腳踏實地在幹,從一個小醫生開始我就把醫學當成了我畢生的事業。”

平凡不等於平庸。平凡是工作崗位,平庸是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每一名員工都應該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作為一名員工,隻有端正了態度,才能讓平凡的工作閃光,也才能從事業中獲取自己的人生價值。

實際上,任何一家企業的老板,都想自己的事業能做大做強。因此,他自然就需要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下屬,需要一些具有強烈敬業精神和強烈責任心的下屬。所有敬業的員工,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員工,肯定是老板最倚重的員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員工。這是因為,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敬業可以讓你走向更好;如果你時刻想著把工作做到最好,敬業會把你帶向更成功的領域。

因此,對於任何一名員工來說,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即使是最平凡的崗位,都必須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去工作。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裏變得出類拔萃,成為最受企業和老板歡迎的人。

積極是優秀員工的特點

一名優秀的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這樣的員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觸發他的主觀能動性。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曾提出如下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作自己開的一樣。你每天都必須和好幾百萬人競爭,因此你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虛心求教,這樣你才不會成為某一次失業統計數據裏頭的一分子。”

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需要熱情和行動,需要努力和勤奮,需要一種積極主動的精神和態度。事業的成功取決於態度,員工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工作,像老板一樣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工作中表現得比老板更積極主動,這才是端正的工作態度,具有這種心態的員工才是合格的、優秀的員工;在這種心態的引導下,員工也才會迎來自己事業上的長遠發展。

譚丁是沃爾瑪(中國)的總經理。從1995年沃爾瑪(中國)開始籌備的時候,剛剛從上海交大畢業的譚丁就加入了這家世界最大的公司。由於對采購工作根本沒有任何經驗,當時的譚丁工作進行得極其艱難,但是,她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隨時都要想著為公司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正是憑借這種老板的心態,譚丁在工作中逐漸積累經驗,逐漸掌握了談判的要訣和技巧,同時注意把握一種雙贏,考慮到供貨商的利益,終於打開了采購工作的局麵。就這樣,譚丁從一個普通的采購員升任到助理采購經理,再到采購經理,到現在已經成為總商品經理;如今她已經被列為沃爾瑪的工MAP計劃培訓,這個培訓計劃的目標就是成為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級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層,同事們都認為她會有無限量的上升空間。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輕易取得成功的,成功是一個長期努力積累的過程。作為員工,當你能夠以老板的心態來看待工作,主動、盡心盡責地完成工作,那麼你就會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你日常所做的工作,確定這份工作在整個工作鏈中處於什麼位置,你就會從中找到做分內工作的最佳方法;你不會再拒絕上司交給你的高難度的工作,你會認為這是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鍛煉自己的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機會;你最終也會因為這樣的心態和所有的努力而把工作做得更圓滿,更出色,並成為公司裏最優秀的員工,你的薪水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你的事業也會因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而有所成就。

《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世界排名第六的員工勵誌暢銷書,作者阿爾伯特-哈伯特也在書中教導員工要自動自發地去工作,不要找任何借口,應努力行動;同時,書中還介紹了作者本人對待工作的主動態度。

阿爾伯特年輕的時候,也曾厭惡過自己的工作。他修理過自行車,賣過詞典,做過家庭數學教師、書店收銀員、出納和夏令營童子軍顧問,還打掃過院子、整理過房間,他也曾上船打掃過船艙。這些工作都很簡單,不用費什麼精力。所以,阿爾伯特。哈伯特認為它們都是下賤而廉價的,但後來他發現自己的想法錯了,事實上正是這些工作給了他許多珍貴的教誨,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能從中學到不少的經驗。尤其是一次在超市打工的經曆讓他得到了一生的感悟。

那一次,阿爾伯特是當出納,他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務——把顧客的購物款記錄下來。當他與別的同事正在閑聊時,老板走了過來,掃了一眼周圍,然後示意他跟上來。這位老板幹了什麼呢?他一語不發地開始整理那批已經訂出去的貨,然後又把櫃台和購物車清空了。

就是這件事,徹底改變了阿爾伯特-哈伯特的觀念。它讓阿爾伯特。哈伯特變得更優秀,而且讓他明白了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應該再多做一點,哪怕老板沒要求這麼做。當

阿爾伯特這麼認為時,他開始覺得原本無趣的工作變得有趣起來,於是更努力地工作,這又使他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後來阿爾伯特離開了那家商店,但從那兒學到的經驗對他一生都產生著深深的影響,他由原來的“旁觀者”成為了一個主動工作、認真負責的人。

在現代職場,過去那種聽命行事的工作作風,已不再受到重視,懂得積極主動工作的員工往往備受青睞。

很多員工常常認為,隻要準時上班、按點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實際上,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圓滿完成工作的人,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的人不一定是盡職盡責的人。對於沒有端正工作態度的人來說,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種負擔、一種逃避,於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對工作總是敷衍了事。試想,這樣的員工,怎麼會贏得老板的信任呢?又怎麼會有機會接受更大的挑戰?

對每一個企業和老板而言,他們需要的絕不是那種僅僅遵守紀律、循規蹈矩,卻缺乏熱情和責任感,不能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工作的員工。主動工作,就是千萬不要等著你的老板來催促你,不要做一個墨守成規、等候老板命令的員工,老板沒讓你做的事你也一樣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出色地完成。

總之,工作是一個包涵諸多智慧、熱情、信仰、想像和創造力的詞彙。作為員工,隻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工作,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像和創造力,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賞識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