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而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對於這種人,巴頓將軍的一句名言是:“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一文不值。遇到這種軍官,我會馬上調換他的職務。”“一個人一旦自以為了不起,就會想著遠離前線作戰。這種人是地道的膽小鬼。”

巴頓在此想強調的是,在作戰中每個人都應全力付出,要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你必須做的事,而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

千萬不要利用自己的功績或手中的權利來掩飾錯誤,從而忘卻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人們習慣於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種種借口,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懲罰。而正確的做法是,承認它們,解釋它們,並為它們道歉。最重要的是利用它們,要讓人們看到你如何承擔責任和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不僅僅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這樣的員工也會被每一個主管所欣賞。

責任心是成功的保證

一個漆黑、涼爽的夜晚,地點是墨西哥市,坦桑尼亞的奧運馬拉鬆選手艾克瓦裏吃力地跑進了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這場比賽的優勝者早就領了獎杯,慶祝勝利的典禮也早就已經結束,因此艾克瓦裏一個人孤零零地抵達體育場時,整個體育場已經幾乎空無一人。埃克瓦裏的雙腿沾滿血汙、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圈,跑到了終點。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享譽國際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遠遠看著這一切。在好奇心地驅使下,格林斯潘走了過來,問艾克瓦裏,為什麼要這麼吃力的跑到終點。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裏之外送我來這裏,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抱怨,職責就是他一切行動的準則。這名坦桑尼亞的年輕人的精神值得人敬佩,值得許多員工學習。有些不負責任的員工在事情出現問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罪於外界或者他人。

1995年,在湖南遠大公司,一台運料汽車在廠區裏麵漏了油,吃中餐的時候,幾百名員工路過那裏都看見了一大灘油跡。董事長張躍看到後火冒三丈,下令以這件事情作為公司的典型教材,召開全體管理人員會議來談這個問題。張躍認為這件事是管理人員的極大失職,他認為,如果哪一天發現在遠大的路麵上有一攤油,或者有一攤泥土沒有人去打掃,而又恰巧被正在上下班的幾百名員工看見了,這將比遠大一台機器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還要嚴重!因為這會給員工留下一種公司對質量要求不嚴的印象,就會在工作中造成懈怠,就可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為此全公司認真地作了反省。

承擔責任不分大小,隻論需要。無論是大的責任還是小的責任,你都應該承擔。一丁點兒的不負責,就可能使一個百萬富翁很快傾家蕩產;而一丁點兒的負責任,卻可能為一個公司挽回數以千萬計的損失。每個老板都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什麼樣的員工,哪怕你是一名做著最不起眼工作的普通員工,隻要你擔當起了自己的責任,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員工。

經常有人說,“公民應該為國家承擔責任”、“公民應該為社會承擔責任”、“男人應該為家庭承擔責任”,但很少有人說“員工應該為公司承擔責任”,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裏,隻有老板才應該為公司承擔責任。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自己放棄了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機會。”同樣,如果一個員工放棄了對公司的責任,也就放棄了在公司中獲得更好發展的機會。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的飾演就是對責任的完成。堅守責任就是堅守我們自己最根本的人生義務。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你在公司裏麵也扮演了一個角色,理所當然地要去承擔責任。

一個主管過磅稱重的小職員,由於懷疑計量工具的準確性,自己動手修正了它。結果由於精確度提高了,公司在這個方麵減少了許多損失。

其實修理計量工具並不是這個小職員的職責,他完全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因為這本屬於機械師的責任,而且無論這個秤準不準都不會對他的工資造成影響。但是這位小職員並沒有因此就不聞不管,聽之任之,本著為公司負責的態度,他積極地糾正了這一偏差。正是由於這個小職員的這種責任心,為公司節省了巨大的費用。這位小職員的行為就是源自一種高度的責任感。

一個人的成長與事業的發展是同步的。我們常說一個人需要不斷地成長,不是簡單地指一個人自然的身體生長,而是說一個人首先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然後取得一定的發展。所謂“三十而立”,“立”的是一個人的家庭與事業。要想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取得一席之地,並且能夠“立得起”、“立得住”、“立得穩”,就必須要有事業,因為事業才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事業是基礎,是保障,事業越發展,意味著一個人越成功,越成熟。當然,事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一個人不可能生下來就會跑,就會跳,它也需要從基礎開始,腳踏實地從每件事情做起。換言之,一個人要成長,要想事業有成,就必須有一個成長與發展的平台,這個平台就是工作。如果沒有企業提供工作機會與崗位,不要說是成長與發展,就連生存可能都存在危機。因而,任何一個要想成就自己職業生涯的員工,都應懂得去珍惜每個工作崗位、每次工作的機會。唯有這樣,才可能達到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峰。

因為家庭貧困,阿水初中便輟學外出打工。在老鄉的介紹下,阿水進了浙江某生產摩托車配件的民營企業。沒有人看好這個半文盲的鄉下小子。雖然都是打工,但那些懂技術或者跟老板沾親帶故的員工,都瞧不上阿水,有的甚至幹脆就把他當成一個呼來喝去的打雜小夥計。雖然不被別人看好,但阿水沒有因此而自卑,沒有看不起自己。相反,從進廠第一天起,他就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手藝,而且要當手藝最好的師傅。

阿水開始利用一切機會、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向老師傅們請教學習,甚至不惜忍受別人無情地嘲諷與責罵,去偷師學藝。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人們毫無覺察中,阿水已經默默成長為一名經驗老道的年輕小師傅了。但這名小師傅,仍舊是謙虛謹慎,保持著低調,其他人也一如既往地不看好他。直到有一次,他露了一手,震住了全車間的所有人,才讓大家刮目相看。

當時,大家碰到一個前所未見的技術問題,偏巧技術主管出差在外,一時無法趕回來。老板急得直跺腳,這一耽擱不僅是時間,還有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那可是一筆巨額賠償金啊。有的員工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站在一邊袖手旁觀。還有的員工因為心中不滿,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心底卻樂開了花,躲到角落裏幸災樂禍。更多的人,則是

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承擔不利後果,不願意去解決那個難題。

正當大家各懷心思的時候,阿水毛遂自薦,主動要求去試試。老板無法,權當死馬當活馬醫,便授權讓阿水放手去幹。結果,阿水也是不辱使命,熬了一個通宵,終於找到問題所在,並且“手到病除”。

阿水“一戰成名”,連技術主管也開始對阿水另眼相待了。有些廠子知道阿水的技術後,或明或暗都開出了高薪來挖人。阿水卻不為所動,他深知自己的一身技能是廠裏老師傅們傳授的,自己有責任和義務,與廠共進退。因為這個廠才是自己進一步發展的最好平台。老板得知阿水的想法後,非常欣賞阿水的敬業與忠誠。為了回報阿水,同時也是為了能留住這樣難得的優秀人才,頗有遠見的老板決定“放水養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股份,贈予給了阿水,同時升阿水為技術支持部的助理,直接負責生產車間的技術問題。

阿水用自己的敬業與忠誠,實現了自己的承諾,成了廠裏最好的師傅。事實上他的所得,已經遠遠超出了他自己的預期當手藝最好的師傅,而上升為一名廠裏的小股東。任何人隻要明白自己的成長與事業的發展是同步的,都需要借助企業這個發展平台,那麼也就會更好地理解“工作(打工)不是為了老板,而是為了自己”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人總是要成長的,隻有足夠成熟的時候,才會去真誠地對待自己的事業。這話聽起來或許有點絕對,但事實確實如此。不夠成熟的一個人,做事不會去考慮後果,在他的想法中,想到了就去做才是最正確也是最直接的做法。比如工作,他或許隻是一時興起或者隻是為了解決一個當下的吃飯問題而找了一個工作,他絕對不會把這個工作當作是他的事業,可能連事業是什麼在他的腦海裏都沒有特定的概念和印象。

所以說,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所發展,首先從思想上便要有所悟。人隻有悟到成長了,才能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這樣的事業才有發展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就是,人的成長與事業的發展是同步的,足相輔相成的。

明白了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同步的道理,還需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這行動便是腳踏實地去做好每件事,認真完成每項任務。“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任何一個崗位,任何一項工作,隻要用心去做,總能做到精益求精。沒有做不好的工作,隻有不想做的心思。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或者總處於一種半瓶水的狀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缺乏持久的恒心與毅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三名年輕人高中畢業後,一同頂替父母進了廠,下了車間。車間工作任務繁重,但技術含量高,能學到不少實用的技能。一開始,三個年輕人都忍受不了這份“苦差事”,紛紛央求父母托關係走後門,想辦法調離眼下的那個崗位。其中兩對老夫妻憐惜孩子,便很快把兒子們調換了部門。隻有一位老父親,態度生硬且堅定地回拒了兒子的要求。為此,父子倆鬧得差點要斷絕父子關係。最終,兒子在嚴父的威逼之下讓步了,知道再鬧下去也沒戲,倒不如先把當下的事情做得讓老爺子滿意了,再找機會挪地兒。兒子無奈地安下心來學技術,結果越學越喜歡,越鑽越有興趣,活兒也是越做越漂亮,到最後再也不提走人的事情了。有廠領導出於照顧老同誌家屬的考慮,主動提出要調兒子去搞行政工作,不曾想不用老父親開口,兒子自己就一口婉拒了領導好意。再後來,兒子又讀了夜大,考取了相關的資格證書,最後成了廠裏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