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說過:“有兩種人決不會成大器,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做,否則他是絕不主動做事的人;另一種人是即使別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
主動去做恰當的事情,一定會獲得成功的獎賞。一個叫李菊的年輕女孩被一個老板聘用當助手。這個老板隻需要李菊幫他閱讀顧客的意見書,再把這些意見書歸類。李菊的薪水和其他工作人員都一樣。有一天,老板邀請了一位成功學家來公司講課,成功學家的課講得非常生動,使員工們認識到了成功的真諦。在講課結束的時候,成功學家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不要局限於大腦中的一小部分,你必須打破那個限製,你才能高飛。”李菊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因為這句話令她深受啟發。
李菊把這句話放在了心上,從那天開始,她每天晚上都要回到公司繼續工作一小時,在這一小時裏,她把那些意見信一封一封地閱讀。然後,用老板的口氣回信。
剛開始時,李菊回到家都要認識研究許多口才方麵的書籍,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口氣與老板相差太遠,一段時間以後,李菊所寫的回信已經比老板寫的更好了。這是一件沒有薪水的工作,可是李菊並沒有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她一直都堅持做著。
後來,由於老板的秘書因故辭職,在挑選合適人選時,李菊自動向老板提出做這份工作,老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原來,在老板的心目中,李菊最合適不過了,因為她的所有舉動老板都非常清楚。
要取得像老板一樣的成就,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比老板更積極主動地工作。任何員工都不要吝嗇自己的私人時間。那些一到下班時間就衝出公司的員工?
是不會受老板看重的,隻有你懂得主動做事,才能得到老板的重視,即使你的付出沒有回報也不要斤斤計較。除了自己分內的工作,你應該盡量找機會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讓老板感覺到你的價值。
靜下心來,深入地分析一下這個世界上成功人士的經驗與失敗人士的教訓,卡內基之言真可謂是至理名言。大多數成功人士做任何事情總是“主動”的,做什麼事情都是被動的人,一生是難有一番成就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做事積極主動的人就意味著他自身做事情十分有責任心,因為隻有有了責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對艾倫一生影響深遠的一次職務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師(其辦公室與艾倫的在同一層樓)走進來問他,哪兒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忙——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
艾倫告訴他,公司所有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如果晚來五分鍾,自己也會走。但艾倫同時表示自己願意留下來幫助他,因為“球賽隨時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須在當天完成”。
做完工作後,律師問艾倫應該付他多少錢。艾倫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1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艾倫表示謝意。
艾倫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並沒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倫意料,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六個月之後,在艾倫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時,律師卻找到了艾倫,交給他1000美元,並且邀請艾倫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出1000多美元。
從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對於任何人來講,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之中都會遇到困難,主動做事的人,無論大事小事,他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執行;而被動做事的人,他們首先選擇的是放棄,就算是不放棄,他們也會去逃避困難、問題,不會主動去解決。每個組織都需要那些敢於麵對困難、主動迎難而上的人。
縱然是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敢於克服困難、主動解決,這類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組織重用的!有些人雖然沒有高深的學曆、豐富的經驗,但有一顆主動積極的心、一顆赤誠的上進心,隻要有了這個心態,在事業上就一定會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比爾-蓋茨說:“一個好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這樣的員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觸發他的主觀能動性。”
任何一個企業老板,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批能主動工作、帶著思考進行工作的優秀員工。因為任何一個老板都知道,隻有那些準確領悟自己的指令,並主動加上本身的智慧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員工,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益。
每個老板都是忙碌的,每天都為了工作而忙碌不休,體力難免有透支的時候,這時候,他迫切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分擔一部分工作。
有些員工在老板忙得焦頭爛額時,不是主動請纓,而是處處避讓,這樣的員工不可能得到老板的重視。一個主動工作的員工,應該主動請纓去幫助自己的老板。特別是在老板工作忙碌時,如果你能挺身而出,在危難時刻施以援手,一旦老板的難題得到解決,你就會在他的心目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年輕的斯林,在短期內被提升到公司的管理層。有人問他成功的訣竅時,他答道:“在試用期內,我發現每天下班後員工都回家r,而老板卻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一些業務上的東西,就留在辦公室裏,同時給老板提供一些幫助,盡管沒人這麼要求我,而且我的行為還受到一些同事的議論。但我相信我是對的,並堅持了下來,長時間以來,我和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也漸漸習慣要我負責一些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斯林並未因積極主動的工作而多獲取任何酬勞。可他學到了很多技術並獲得了老板的賞識與信任,贏得了升職的機會。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的人,她曾經被一位成功學家聘用為助手,她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替這位成功學家打印一些文件。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限製,它限製你的發展與行動,隻要打破這個限製讓自己積極行動起來,就有可能獲取成功。”
她將打好的文件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這件事並沒有引起成功學家的注意,然而,卻在朋友心中永遠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她是公司最早到的員工,也是最晚回家的員工,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分內的工作。
她在那段時間裏,仔細閱讀成功學家的書籍,並且把成功學家要用的許多稿件一一整理出來,有時自己也寫一些稿件,她把這些稿件交給成功學家,希望得到成功學家的指點。一年以後,朋友已經得到了職位的提升,成為了成功學家的真正助理。然而她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朋友的能力如此優秀,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其他公司紛紛提供更好的職位邀請她加盟。為了挽留她,成功學家一次又一次地給她加薪水,與最初當一名普通速記員相比已經高出了四倍。
所以說,主動去做老板沒有交代的事情,而且還能夠把這些事做得很好,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就會被調升到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大的成功。
積極主動需要全力以赴
積極主動是最能夠體現你是優秀員工還是普通員工的地方,一個積極主動的員工,是一個能把任何事都做得圓圓滿滿的員工,也是老板所值得倚重的員工。在意大利所有精美的藝術作品當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看到它人們才會明白什麼叫經典之作。
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的米開朗琪羅,被推崇為西方文明最偉大的藝術家和最具影響力的風格開創者。他的藝術細胞是天賦的,尤其在雕塑上。21歲時,他完成了第一件成熟作品;不到30歲,舉世聞名的大衛像就從他手中誕生了。
當米開朗琪羅剛30歲出頭時,時任教皇的米利安二世召他前往羅馬,先是讓他在一座壯麗的靈寢裏雕刻教皇,後又改為作一幅繪畫。對於熱忱於雕塑的他,繪畫是他不太願意做的,何況是要在梵蒂岡一座小教堂的天花板上畫很多人像。不過,教皇的再三敦促讓他勉強接下了任務。
許多學者認為,那件苦差事是米開朗琪羅的一些藝術界勁敵故意讓教皇交付的,如果他推卻,教皇以後就可能不用他了;如果接受了,又可能交不出像樣的作品。但那些人想錯了,米開朗琪羅是一個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他把單純繪畫耶穌十二門徒的畫擴增為取材於《創世紀》的經典壁畫,畫中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包括“上帝創造世界”在內的九幅場景。
年輕的米開朗琪羅躺在高架平台上作畫,度過了整整4年時光,他也為徹底完成該項工作付出了視力及健康受到永久性傷害的巨大代價。4年的晝夜辛勞,使得隻有37歲的他,憔悴得連朋友都認不出來了。
全力以赴工作的米開朗琪羅讓教皇深受感動,他成為了梵蒂岡重用的禦用巨匠。更重要的是,他給當時的藝術界帶來了極大震撼。西斯汀小教堂的壁繪,由於畫風大膽創新、筆法細膩,而為當時許多藝術界同行競相模仿,成為一時風尚。藝術史學家們更是認為米開朗琪羅的經典畫作主導了歐洲繪畫發展的走向。那次的努力和突破,也為他日後在雕塑及建築設計方麵的非凡貢獻奠定了基礎。
米開朗琪羅雖然很有天分,但他在工作時若不全力以赴,其影響力絕不會達到今天的地步,這從他繪畫中細節的精確和整個拱形畫麵的布局就可以看出來。
當有人問米開朗琪羅,在可能沒有人欣賞的情況下。為什麼仍然願意在陰暗的角落裏蜷曲著身體辛勤又認真地繪畫時,他毫不猶豫地說:“上帝看到了就足矣。”
追求完美的員工必定會在任何情況下都把事情做得完美,即使這樣做“隻有上帝才知道”。而這正是那些卓有成效者的奧秘所在。他們都像米開朗琪羅那樣,對自己的作品采取這樣的態度:上帝必定會看見。工作的時候他們極為敬業,而不是一般性地應付工作。其實,敬業也就是尊重自己。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在現代職場中,有兩種人永遠也無法取得成功,一種人是隻做老板交代的事情,另一種人是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情。這兩種人都是老板首先要炒“魷魚”的人,或者是在卑微的工作崗位上耗盡終生的精力而無所成就的人。
微軟前副總裁李開複說:“不要隻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而後全身心地努力地去完成它。想一想在如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工作,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般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一步步地努力。如能做到這樣,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積極行動就會有好結果
很多老板並不希望通過單純的發號施令來推動員工開展工作。《為自己奮鬥》一書作者韓娜說過:“請求老板的員工比順從老板的員工更高一個層次,是一種變被動為主動的技巧,它不僅體現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還增加了讓老板認識他的機會。”
一個公司裏的老板、員工都要認清楚,不是隻有生產人員和營銷人員才能爭取客戶、增加產出為公司賺取利益,其實企業內所有的員工和部門都需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公司賺錢,這就是我們後麵說到的共生現象。
任何一個公司要想有盈餘,必須依靠開源和節流。那些呆在辦公室不與客戶打交道的人最低限度也應該成為一個節流高手,不要浪費公司一分錢,否則浪費會使公司的利益大打折扣。
如果你是一個十分明確自己對公司盈虧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的人,你就會很自然地留意身邊的各種機會,這些機會隻要你積極行動就會給你帶來回報。
在一個廣場上有兩家賣冷飲的小商店,這兩家小商店的老板都是年輕人,到他們那兒買食品的顧客都差不多,可是A老板一個月下來,總是比B老板賺得多。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麵是兩個老板做生意時的對白:
一個顧客走過來向A老板要了一杯麥乳混合飲料。
A老板微笑著對顧客說道:“先生您好,請問您願意在飲料中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呢?”
顧客對A老板說:“哦,一個就可以了。”
就這樣,A老板就多賣了一個雞蛋出去,這就是A老板積極主動的結果。
我們看看B老板。
“你好,給我來一杯麥乳混合飲料。”顧客說。
“好的,先生,您願意在您的飲料中加一個雞蛋嗎?”B老板對顧客說。
“哦,不用了,謝謝。”
這就是A老板比B老板收入多的原因,因為A老板總是比B老板積極主動。
任何人想在工作領域中有所發展,把自己的競爭對手壓製下來,積極主動就是最好的武器,也是你獲得老板重視的一大前提。因為每一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積極主動地工作,善於思考解決問題。
對於那些打一次動一動的員工,沒有人會重視,也沒有人會願意接受他。在工作中,這種打一次動一動的員工,任何一個老板都會給予最嚴厲的懲罰——開除。
世界500強企業的前十名,他們在招聘員工時,都一致性地招聘那些“聰明人”,在他們的定位裏,這種“聰明人”並不是個人智力出眾或者是某一方麵的專家,他們隻是把“聰明人”定位於一個積極主動進取的人。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高度競爭、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社會,那些企業的大老板們都需要這種積極主動的員工給公司帶來競爭力,這是所有老板們的心聲。在這個大環境裏,企業總是處於困難和競爭之中,它必須時刻以增長為目標才能生存,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公司員工必須與公司製訂的長期計劃保持行動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最能體驗出一個員工是否積極主動。
所以,任何一個員工都應該讓自己從被人遺忘的角落裏走向前台,把自己以往的懶惰去掉,讓自己積極主動起來。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個老板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