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員工本來具有出色的能力,卻因為不具備盡職盡責的工作習慣,在工作中經常出現疏漏,結果,讓自己逐漸平庸下去。而另外有一些人剛開始在工作中表現得並不出色,他們也明白自己的情況,為了改變自身的弱點,他們全身心地、盡職盡責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結果,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認真,是個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因為這種習慣,意味著你具有了職場競爭中最可靠“硬實力”。
具備了這種習慣,即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你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和樂趣。你會發現,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時,成功之芽也正在萌發。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著
如果有人認真得“太過分”、“太執著”,一旦較起真來,根本不給別人留麵子。一旦想做什麼事,“十匹馬也拉不回來”,人們會說,這個人太“牛勁”。
可是,成功者往往靠的就是這點“牛勁”。有些時候,人也確實需要有這麼點“牛勁”。
熟悉柴油機製造業的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說法:上個世紀中國製造的柴油機,噪音在很遠的地方都聽得見,柴油機周圍幾平米內都是油跡;而德國人生產的柴油機則可以放在辦公室裏工作,卻絲毫不會影響隔壁房間的人辦公。於是,上海長江柴油機廠在1984年聘請退休的德國機械專家喬治任廠長。
喬治上任後開的第一天,上海市有關部門領導也列席參加了。沒有任何客套,喬治一發言便直奔主題:“如果說質量是產品的生命,那麼,清潔度就是氣缸的質量及壽命的關鍵。”說著,他當著有關方麵領導的麵,從擺放在會議桌上的氣缸裏抓出一大把鐵砂。臉色鐵青地說:“這個氣缸是我在開會前到生產車間隨機抽檢的樣品。請大家看看,我都從它裏麵抓出來些什麼?在我們德國,氣缸雜質不能高於500毫克。而我所了解的數據是,貴廠生產的氣缸平均雜質竟然在5000毫克左右。試想,能夠隨手抓得出一把鐵砂的氣缸。怎麼可能雜質不超標?我認為這絕不是工藝技術方麵的問題,而是生產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心問題,是工作極不認真的結果。”一番話,把坐在會議室裏的有關管理人員說得坐立不安,尷尬之極。
兩年後,喬治因種種原因卸職時,長江柴油機廠生產的氣缸雜質已經下降到平均一百毫克左右。後來,喬治有幾次來中國,每次都要到長江柴油機廠。在廠裏,他有時拿著磁頭檢查,發現氣缸裏有未清除幹淨的鐵粉時,會忘了自己已經不是廠長,仍然生氣地向周圍陪同的人大聲咆哮:“你們怎麼能這麼不認真!”
由此可以看出,德國人辦事是絕對認真的,釘是釘鉚是鉚,一切講規矩。日爾曼民族的認真嚴謹一向是舉世聞名的,這種認真勁頭,也直接造就了德國先進的工業體係。所以,德國的奔馳、寶馬、勞斯萊斯、奧迪等一溜煙開進中國,我們在嘖嘖讚歎之餘,是否會有更深的觸動呢?
如果有人反對認真,他肯定會把認真和呆板、嚴謹、缺少靈活性聯係在一起。然而,認真絕不是呆板。認真,是對原則的忠誠與堅持。如果一個人不能將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堅持到底,他還能幹成什麼呢?
著名的台灣人類學家李亦園,曾經是某大學二年級曆史係的學生。由於家中並不富裕,他求學的學費全部來自於學校的獎學金。
在大二升大三那年,他向學校提出申請,‘想要轉到考古人類學係。不過,由於考古人類學係才創係兩年,他即使轉係成功,頂多也隻能從大二讀起。偏偏學校規定,留級者不得享受獎學金。
假如你是李亦園,你會怎麼做?是為了拿到獎學金繼續讀原來的曆史係?還是轉係不拿獎學金?
麵對轉與不轉的兩難。李亦園選擇了轉係,同時向學校據理力爭,他認為自己並非成績不佳才留級,為什麼不能領取獎學金?“李同學,人類學不但謀生不易,麵且還要行走各地做調研。很辛苦的。你是不是再考慮一下?”校長問。
“報告校長,我早已考慮過,我一定要讀人類學係。”李亦園回答。看著李亦園堅定而認真的神情,校長終於批準了他的申請,同時給予他獎學金。李亦園不負校長的厚望,一心一意鑽研人類學,至今近五十年,收獲頗豐,著有《信仰與文化》等書,並擔任研究院的研究員。而現今他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於年輕時堅定的意誌和對目標全力以赴的執著。
李亦園的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精神,可稱得上“牛勁”十足。當然,這也是對“認真”二字最好的解讀。當一個人心無旁騖地全力爭取一件事情,那就是認真的開始。
認真的人,懂得把焦點集中在他要做的事情上,日複一日地持續著。很自然,其他龐雜的事務再也不會帶給他任何幹擾。這樣的專心致誌,又怎能不成功呢?
其實,不論做學問、經商、做運動員,乃至於任何事情,其基本的原理都很簡單,就是集中焦點,認真地麵對人生或是一項任務的不同階段。
有很多國內外的名人,往往都是執著追求到了“偏執”的程度。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就是因為他在個人發展的道路上選擇了一條常人不會走的路,因為他的堅持和執著,一路走到了今天,用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也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奮鬥,創造了人生的奇跡。
而美國著名的航天業、娛樂業巨子,霍華德-休斯,也是這樣的一個“狂人”。他在11歲時就會組裝收音機,13歲就能拚裝出一部摩托車,14歲時已經上了第一堂飛行課,童年時的他,滿懷理想地宣稱:自己將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飛行員,最了不起的電影製片和最有錢的富翁。於是,年輕而沒有任何經驗的他,揣著自己的巨額遺產開始了冒險的尋夢之旅。
他的執著讓身邊的人充滿了懷疑。而競爭對手越是嘲笑他。他就越是像一隻老鼠一樣鑽牛角尖。在電影界,他投資了世界上最貴的電影,花了4年時間去拍一部《地獄天使》。終於,這部電影最後使他成為炙手可熱的娛樂界新貴。後來,他發明了當時最快的飛機,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顆同步通訊衛星,並一舉獨霸航空市場,成為著名的休斯航天與通訊公司的創始人。三樣理想,他都一一做到了!而我們所麵對的工作,比起那些傑出人士來,可謂輕鬆得多,也容易得多。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出色地完成工作,絕不半途而廢。有了這個決心,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我們所幹的工作就是自己個性的體現。我們的產品會有非常旺盛的需求,我們也不必為職業機會而煩惱,因為我們的內心是充實的,我們的意誌是堅定的。就是靠這麼點“牛勁”,我們會覺得自己的意誌和體能都在增長。自然,不久的將來,我們必能取得事業上的新進展。
成功就是簡單認真的疊加
有一個很笨的人想學習功夫,但因為他太笨了,哪個師傅也不肯收他。最後一個師傅被他纏得不耐煩了,就把他叫了過來,然後從地上拿起一根木棍,想教他一招。但是一想這個徒弟太笨,萬一出去給自己丟人怎麼辦?於是歎息了一聲,舉起棍子大喊一聲:“去吧!”將棍子扔了出去。
這位徒弟也笨得出奇,就把師傅扔棍子這個動作當成教給他的妙招,高高興興地去了。以後的日子裏,他天天苦練這一招,手中的棍子也從木棍換成了鐵棍,並且重量也越來越重。
十幾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一個高手到這裏挑戰,先後打敗了師傅所有的徒弟,最後這位師傅也被打敗了。到了最後關頭,這個笨徒弟挺身前去迎戰,他的腳往擂台上一跺,擂台就地動山搖般地搖動起來。然後他大喊一聲“去吧!”緊接著手中上百斤的鐵棒飛了出去。速度快得讓那位高手不敢接招,隻好當場認輸了。
這下子,所有人都看著這位“笨蛋”,驚奇得說不出話來,他怎麼會這麼厲害?
秘密是什麼呢?就兩個字:認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多麼簡單的事情,隻要你認真地去學、去做,就變成擁有巨大能力的人。
我們都看過武打片,影視作品裏麵的武打設計,總要設計一些奇招、怪招、絕招。這樣一來,影片的觀賞性強了,也就特別容易使觀眾覺得賞心悅目。然而,這並不符合實際生活,而且還誤導了青少年,使他們總認為生活中也是這樣,學幾招“秘笈”,就能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其實,武術本沒有絕招,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生活和工作中其實也是一樣,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絕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認真地把這些事情做到極致,你就是一個工作中的天才,同事、上司、客戶都會對你瞠目結舌。我們由此可以得知,一旦把認真變成習慣,即使能力平平的人,也會煥發出令所有人感到敬畏的力量。
著名物理學家愛德華-雅皮爾頓,曾協助馬可尼發明了雷達和無線電報,並獲得過諾貝爾獎。他的工作誓言就是:認真地工作,遠比專門知識顯得重要。愛德華認為,他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都來自於認真的工作態度,而並非是所掌握的專業知識。
科學研究是這樣,其他任何一種事情也是這樣,特別是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年輕人來說,“簡單的事情認真做”,更應該成為自己的成功信條。
鮑勃和蓋茨是同班同學,兩人大學畢業時,恰逢英國發生經濟危機,兩人都找不到工作。於是他們降低了要求,去一家工廠求職。正好這家工廠缺少兩個打掃衛生的員工,問他們是否願意幹。蓋茨思索了片刻,接受了這份工作,因為他不願意靠社會救濟金生活。雖然鮑勃打心底裏瞧不起這份工作,但他還是留下來陪蓋茨一塊幹了一陣子。他工作懶散,每天打掃衛生都敷衍了事。老板以為鮑勃剛從學校畢業,缺乏鍛煉,再加上恰逢經濟危機,也同情他的遭遇,於是便原諒了他。
然而,對於這份工作,鮑勃從內心深處充滿了抵觸情緒,每天都在應付自己的工作。結果,剛幹滿三個月,鮑勃便產生了不再繼續做這份工作的念頭,辭職重新開始找工作。當時,很多企業都在裁員,上哪去找適合他的工作呢?最後,他隻好依靠社會救濟金生活。
相反,蓋茨在工作中,放下了大學生的架子,完全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每天把辦公樓走廊、車間、場地打掃得幹幹淨淨。半年後,老板便讓蓋茨跟一個高級技工當學徒。由於工作積極,認真肯幹,一年後,蓋茨成為了一名技工。盡管如此,他仍舊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工作中努力進取,認真負責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兩年後,經濟危機的局麵有所改觀,蓋茨也成為了老板的助理。
對工作認真負責、有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是成為一名合格員工的首要條件。不管做什麼,我們都應珍惜現在的機會,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定要力求完美,盡職盡責,不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應付了事。假如我們連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或者不肯付出心血認真去做,何談去打理複雜的事、全局性的大事?
其實,所謂大事、複雜的事,也都是由一樁樁簡單的事、小事組成的。被稱作“電子計算機之父”,並在二戰期間擔任原子彈製造顧問的著名美國數學字約翰-馮-諾伊曼,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原理:任何複雜任務,都可以分解為一個個簡單任務。而他的特長,就是把一項複雜艱巨的工作,分成一件一件看起來十分簡單的事情,從而有效地安排整個團隊的工作。而每件分支任務做好了,看似困難重重的大工程,也就很快明朗化起來了。
任何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也必須完成很多任務。每個任務,也許看起來都很簡單、平凡,但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平凡,鋪墊了不簡單、不平凡的成功。如果我們用敷衍、馬虎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每個任務,我們最後隻能像迷失方向的鯨魚一樣,擱淺在海灘上不能動彈。
決不能因為事情看似“簡單”,就放棄了認真。殊不知,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需要付出多少“不簡單”的努力。這種努力,將是你邁向卓越的一級級台階。這種努力,很值!
認真的人,必定積極上進有的員工嘴邊常掛著這樣的話,“我是被老板聘用的”,“我是為老板打工的”。
這些語言,讓人覺得自己是在為別人賣命。在這種語言的心理暗示下,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也必然是消極的。落實到具體的每一項工作裏便是:能馬虎的,決不會細心,能讓別人去做的,自己絕不染指。這些員工整天算計著自己能從企業撈多少錢,而不是帶著一種職業使命感去尋找工作樂趣。
不認真的人,他的生活肯定充滿了患得患失,當然也是乏味無趣的。而認真的人必定是熱愛生活的人,也是積極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認真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麼,因為他深知那種步步為營、患得患失的做法,會把人的注意力都分散到無聊的事情中去,從而阻礙了一個人創造力的發揮。認真的人,他首先會把出色地完成一件工作當成一種使命、一種快樂,工作的結果就是對自己最佳的獎賞。這樣的人,他們關心企業的發展就像關心自己的成長一樣,時時刻刻都會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去。
美國著名的職業演說家馬克-桑布恩先生,剛剛搬入新居幾天,就有人來敲門。他打開房門一看,外麵站著一位郵差。
“上午好!桑布恩先生!”郵差帶著一股興高采烈的勁頭說。“我叫弗雷德,是這裏的郵差,我順道來看看,並向您表示歡迎,同時也希望對您有所了解。”盡管中等身材、蓄著一撮小胡子的弗雷德相貌很普通,但他的真誠和熱情卻始終溢於言表。
當桑布恩告訴弗雷德,自己是一位職業演說家,一年中大概有200天左右出門在外時,弗雷德說:“既然如此,那您出差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把您的信件和報刊物品代為保管,打包放好,等您在家的時候,我再送過來。”
弗雷德的細致讓桑布恩很吃驚,他對弗雷德說:“沒有必要那麼麻煩,把信放進郵箱裏就可以了。”
弗雷德卻耐心地解釋說:“桑布恩先生,竊賊會經常窺視住戶的郵箱,如果發現是滿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您可能就要深受其害了。我看不如這樣,隻要郵箱的蓋子還能蓋上,我就把信件和報刊放到裏麵,別人就不會看出您不在家。塞不進郵箱的郵件,我就擱在您房門和柵欄門之間,從外麵看不見。如果那裏也放滿了,我就把其他的留著,等您回來後再送過來。”
弗雷德的這種認真負責精神實在讓桑布恩感動,無論如何,他都沒有理由拒絕弗雷德近乎完美的建議了。
兩個星期後,桑布恩出差回來,剛剛把鑰匙插進房門的鎖眼,突然發現門口的擦鞋墊不見了。他轉頭一看,才發現鞋墊不知何時被人移到門廊的角落裏去了,下麵還遮著什麼東西。原來,在桑布恩先生出差的時候,聯邦快運誤投了他的一個包裹,給放到了沿街再向前第五家的門廊上。幸好弗雷德發現包裹送錯了地方,並它撿起來,放到桑布恩家,還在上麵留了張紙條,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又是他拉來擦鞋墊把它遮住的。
在接下來的10年裏,桑布恩一直受惠於弗雷德的傑出服務。一旦郵箱裏的郵件被塞得亂糟糟,那準是弗雷德沒有上班。隻要是弗雷德在他服務的郵區裏上班,桑布恩信箱裏的郵件一定是整齊的。
桑布恩開始把弗雷德的事跡放在自己的演說裏,在全國各地進行演講,聽眾從他的故事裏得到了很大的激勵和啟發。一位聽講的經理對桑布恩說。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弗雷德那樣的人。並且希望自己企業的員工也都能像弗雷德那樣敬業。美國郵政協會為此還專門設立了“弗雷德獎”,專門獎勵那些在投遞行業中認真工作,在服務、創新和盡職方麵具有同樣精神的員工。
弗雷德熱愛自己的工作,始終做到以職業為使命,雖然他的工作很普通,但他積極的心態,使他在工作中既為給自己創造了成就,也給別人帶來了快樂。
弗雷德是一個積極對待生活的人,他認真地做著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比如把投錯的包裹歸位,又在包裹上放上一個擦鞋墊來防止被盜。可這些“微不足道”的認真,對每個被服務的家庭來說,卻是很重要的。弗雷德已經不僅僅是在送信,他所做的是聯邦快運公司應該做好的一切事情!這種從顧客需要出發的貼心服務,完全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認識。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周全到位,實在是一種難得的敬業精神。
認真工作的人,就像弗雷德一般,不管他的工作是簡單還是複雜,是偉大還不渺小,都會抱以積極上進的態度,努力做自己該做的一切。因為,隻要你認真了,就會得到相應的獎賞。這獎賞,大到也許是一種改變人類生活的科學發明,小到也許隻是顧客的一個微笑。但它們給你帶來的幸福,卻沒有大小、高低之分。
美國哲學家、詩人拉爾夫-沃爾德-愛默生則說:“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業績都不可能成功。”認真工作的人,必定是熱情和積極的,他們做什麼,就要做好什麼。做企業的員工,就要做一位“最像樣的員工”。正是有這麼多積極向上的人,我們的生活才充滿陽光。
認真負責就是盡全力
“認真負責”,這兩個詞彙,總是聯係在一起的。認真,就是絕不允許半點不負責。時時不忘履行自己的責任,把自己經手的一切工作都盡力做到最好。
心底深處有高度責任感的人,表現在行為上,必然是百分百認真地投入工作。一個認真的人,也必然是一個敬業、主動、負責的人。他們會讓自己負起責任來,而不是把問題丟給別人。
工作,是我們在這個社會安身立命的主要方式,當然也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我們必須對工作負責。其實,從一個人對待工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誌向。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可以了解他對待生命的態度。